根据郑州市卫健委公众号“健康郑州”的信息,郑州市在6月19日上调了对于京沪人员入郑的隔离政策。
根据新的政策,上海入郑人员(除高校学生外)健康管理措施调整为“ 7 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此前,根据6月18日的公告,上海入郑人员的政策为“ 7 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
对于北京入郑州人员,防疫政策也比之前有所加强。
此前18号的公告显示,“6月6日以来,北京市(除中高风险街道外)从有病例存在的街道或乡镇入郑,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第1、3、5、7天进行核酸检测,后期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但这一政策在19日调整为“北京14天内有病例报告的街道或乡镇,抵郑后落实‘7+7’措施,即7天集中隔离加7天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在第1、4、7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居家健康监测在第1、4、7天进行核酸检测,除核酸检测外非必要不外出”。
12320热线人员告知记者,目前从北京没有病例的街道或乡镇入郑,需要提前3天报备,携带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落地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之后落实郑州市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由于北京市疫情波及区域太多,具体的隔离政策和措施需要根据社区筛查情况来定。
近日,全国多地已经放宽了上海旅居史人员的防疫政策。https://www.yicai.com/news/101448275.html
而目前,郑州疫情形势向好,已连续19天无本土新增疫情。但政策则强调:“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守好场所码查验关口,逢进必扫、扫码必验、验码必严,从严从实推进‘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场所码’联动核查。”
业内预计,2025年土地供应将维持提质缩量。
胖东来超市将在郑州开店
在对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中,没有使用“重要的”这一定语,通常代表“唯一性”,没有“重要的”,地位反而更显重要。
今年郑州在房地产领域出台的存量房“以旧换新”、收储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一系列楼市政策,也为楼市去库存提供了助力。
深圳地铁集团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轨道+物业”的TOD模式之路,并在2009年转亏为盈。成都、武汉、杭州等地也通过不断开发TOD项目,减少主业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