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大宗商品全线回落,多个品种创阶段性新低。有色金属全线重挫,沪锡、沪铜跌至近一年低点。黑色板块疲态尽显,铁矿创近四个月低位。化工板块维持弱势,聚酯领跌,原油补跌。农产品板块走势分化,油脂、油料创近四个月新低,棉花创近一年新低,生猪创近一年新高。
库存历史高位 乙二醇创十七个月新低
本周商品遭遇抛售,国际原油自高位回落,风险偏好下降。受到成本端下移影响,化工板块中聚酯跌幅居前,其中乙二醇最为疲软。涤丝产销不佳,需求环节疲软,虽然供应也有收缩,但幅度小于需求,最终乙二醇库存不断攀升至历史高位水平。现货压力大增加期货下跌幅度。
产地报价重挫 国内棕榈油跟随走低
棕榈油期价连跌十日,累计跌幅超过20%。除了宏观忧虑、原油价格回落外,棕榈油供给压力加大也推动期价回落。出于库存压力,印尼加速出口,抢占马棕油市场,国际棕油出口量增加。下游买家采购积极性差,难以消化新增供给,导致供需严重失衡,棕油产地报价持续重挫,买家采购意愿进一步下降。进口成本回落压力传导国内棕油期现市场,棕油期价和基差双重回落。
供需预期改善 生猪现货带动期货上涨
本周生猪期价继续走高,主力合约价格站至2万以上。供给减少叠加国家持续收储推动生猪现货价格上涨。市场对于下半年消费仍存乐观预期,国家发改委发言人也表示下半年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生猪价格可望总体回升,乐观情绪推动生猪期货价格进一步上涨。
股期联动:原料价格走低 利好股市上涨
本周大宗商品回落,股市重心上移,股市期市价格呈现反向波动。其背后逻辑是随着大宗商品回落,很多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下降,在市场对于下半年消费存乐观预期,企业未来面临利润和销售量双重利好,股市因此走高。
建成一批适度规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智慧管理的家庭农场或标准化养殖场;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粮食用量占比降至60%左右,其中,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
非洲猪瘟侵袭的5年间,国内生猪市场跌宕起伏,行业的规模化、集中度进一步加大。一些中小养猪户选择离开,另一些人则顺势而动。
机构称,建议积极布局生猪养殖板块,叠加考虑优秀猪企持续降本中,本轮养殖利润有望超市场预期。
多家机构认为,本轮周期猪价有望长时间景气,2025年猪价预期也将继续上调,板块配置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