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际宏观情绪有所改善,大宗商品价格偏强表现。
本周原油期价止跌反弹超4%,贵金属连续2周大涨。
近日,关于全球流动性的讨论持续升温,对于3月美联储的加息动态,市场预测也呈现出巨大分歧。对此,上海世诚投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家琳认为,全球对于美国通胀和美联储的加息效果过于乐观了,为了平衡风险和通胀,美联储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他预测,3月美联储可能会采取一个折中的加息策略,即加息25个基点。 与此同时,流动性充裕也让各路投资者不得不面临优质资产“荒”,未来资金何去何从?陈家琳指出,A股市场稳步复苏,将有望吸引资金回流,他对今年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保持乐观。更多信息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本周美原油大幅下跌,贵金属飙升。
记者走访了多家长三角外贸企业发现,除了食品行业以外,从纺织上游的辅料,到下游的成品服装,多个传统行业的外贸人,都感受到了外需增长放缓带来的压力。外贸承压之下,如何寻找新的“出路”?
随着今年11月的动工建设,未来这座新机场将如何与上海实现联动,又将带来哪些溢出效应?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在长三角多地进行走访调研,从食品加工、纺织面辅料、成品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多个领域的外贸企业入手,让一线外贸人亲述承压之下如何逆势突围。
本周大宗商品高开低走。
2023年年初,不少地方都将拼经济、促发展作为开年大戏,其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这一话题也成为众多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热词。 上海市自2018年起,每年岁末年初都会部署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2023新年伊始已推出优化营商环境6.0版行动方案。因此,来自上海团的代表委员提供了丰富的优化营商环境的“上海经验”。尊商、引商、留商、便商、安商、富商,在大家看来,营商环境“筑好巢”,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才能“引好凤”。
依法保护民企产权、破除影响平等准入的壁垒、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热议的关键词,这也回应了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部署的重点任务。
本周商品多数震荡偏强,个别品种波动较大。
流浪地球外骨骼、AIGC沉浸式互动空间、VR虚拟会议室, 一批AI技术涌现,人工智能再掀热潮。AI技术如何帮助场景应用加速落地,赋能千行百业?第一财经记者走进2023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先锋大会展区,实探现场的前沿AI应用。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从多个维度对生成式AI的发展及前景展望进行深入挖掘。
北上资金千亿抢筹背后,ChatGPT也开始引爆新一轮投资热点。
本周商品市场涨跌互现。
新春过后,不少车企纷纷加入价格战。为深入了解新能源汽车价格变动和背后原因,近日记者调查多家新能源直营门店、动力电池相关厂商。
关店、大面积缺货、购物卡消费受限、供货商追债……重重风波之后,家乐福又拟引入地方国资战略投资。家乐福中国能否走出经营困境?
本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产品期价企稳。
回暖迹象显现,2023开年上海楼市走向如何?
兔年开年,A股市场走出“开门红”行情。沪指开年以来累计涨幅一度超8%,创业板指开年以来累计涨幅一度超14%。磐耀资产创始人、董事长、基金经理辜若飞表示,压制A股的几个核心利空因素都在发生明显的边际改善,因此今年的春季躁动会持续下去,市场到了几年一遇的布局期。他还指出,国防军工行业用长周期的数据证明了它一旦从高研发投入期进入到快速的列装放量期,再慢慢到成熟期,长周期里面是真正能给投资人带来高回报率的行业。真正成长股的摇篮一定是高成长性的赛道,同时叠加了高壁垒性。军工股已经迎来了非常好的战略配置机遇期。更多信息点击视频,一探究竟!
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