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七大调整及背后逻辑

第一财经 2022-06-28 17:43:36

作者:吴斯旻    责编:秦新安

“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

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疫情,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方案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因时因势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决不是放松防控,而是要求更高了、要求更规范、更准、更快,关键是要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把该管住的坚决管住,该落实的坚决落实,该取消的坚决取消,不一致的措施限期清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将派出工作组,对地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该发布会上表示。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与去年5月印发的第八版方案相比,新版防控方案的主要修订调整有七个方面。

变化一:研判病毒潜伏期缩短

新版防控方案对新冠病毒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给出了最新研判。

根据第九版防控方案,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 天,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现有疫苗对预防该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

而在上一版的防控方案中,对于新冠病毒的研判为: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14 天,多为 3-7 天;发病前 1-2 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

“我们研究发现病毒变异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传播的隐匿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雷正龙表示,对于病毒特点认识的变化,正是此次发布新版防控方案的原因之一。

变化二:疫苗接种重点向一老一小倾斜

为有效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住院、重症和死亡风险,需加强一老一小两个年龄群体的疫苗接种。这一点,在新版的防控方案中再度强调。

新版防控方案在“疫苗接种”方面提到四条:其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 3 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 3 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

其二,对于符合条件的 18 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 1 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其三,重点提高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其四,根据疫苗研发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策略。

截至6月27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总人数超12亿,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超2亿。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8.15%和83.41%,低于全国累计接种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91.79%和89.41%)。

变化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更完善

为防止疫情在社会面传播,亟待加强多渠道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按照点与面结合、症状监测与核酸检测结合、传染病监测系统与其他部门监测系统结合的原则,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

在医疗机构就诊人员方面,对于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对上述人员进行抗原检测。

在风险职业人群监测方面,与第八版相比,新版防控方案新增对风险职业人群的核酸检测频次做出分类分级的要求。

比如,对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 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 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如出现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在奥密克戎成为本土优势流行株以来,多次出现学校等场所的聚集性感染。

对此,新版防控方案提出加强“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监测”。重点机构包括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 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场所包括监管场所、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

除了做好常态化监测外,这些辖区内出现 1 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 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 20%的抽样比例或按照辖区 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此外,针对疫情期间,群众的用药需求,新版防控方案明确“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 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 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 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变化四: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处置更科学

日前,各地在复查过程中时有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有极少部分患者出现核酸复检阳性的情况。那么,如何减少复阳者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新版防控方案做出分类部署: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 Ct 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 Ct 值<35,结合病程、Ct 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者管理,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如核酸检测 Ct 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 Ct 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变化五:密接次密接的管控更合理

新版防控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第八版方案对于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4、7、14天进行核酸检测,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对密接的密接,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新版方案对密切接触者采取“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2、3、5、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 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时,为缓解集中隔离点资源严重不足,对密切接触者可采取“5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2、3、5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 2、5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要求双采双检。对密接的密接,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天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都为采集口咽拭子。

变化六: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统一

根据新版防控方案,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将进行衔接对应,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

其中,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低风险区指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其他地区对近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

变化七:入境人员管控同步优化

在新版方案下,入境人员隔离观察的时间将缩短。

此前,根据第八版防控方案,对入境人员实施“ 14 天隔离医学观察措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理措施。

而新版防控方案对入境人员实施“7 天集中 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 19 观察的第 1、2、3、5、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 监测的第 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将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进行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的‘宽松’,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在上述发布会上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