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香港金管局四天注资逾千亿港元,“股汇”联动背后有何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07 19:00:47 听新闻

作者:王方然    责编:钟强

港股热浪催生港元"抢购潮"

5月2日至5月6日,港汇走强并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三次出手注资超1160亿港元,创下2020年以来最密集的干预纪录。

近期港元汇率持续走强的背后,港股市场活跃带来的资金需求成为关键推手。市场分析指出,三大因素正共同推高港元需求:内地企业IPO密集落地带来的认购资金冻结、南向资金持续创纪录流入,以及即将到来的上市公司派息高峰。

港汇走强或也将“反作用”于港股。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港汇走高,对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考虑到当前恒指估值仍处低位,叠加香港金管局注资带来的流动性宽松,港股或具备持续上行动能。

不过,业内认为,美联储政策、地缘贸易摩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这轮行情的持续性。

四天“注资”超千亿港元

在四天内,香港金管局已三次“注资”以维稳港元,2020年4月首次启动“接钱”周期。5月3日,港汇走强并触发7.75兑每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入市承接60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入465.39亿港元资金。5月5日、5月6日,金管局再次入市分别承接12.3亿美元、78.12亿美元沽盘,向市场注资95.32亿港元、605.43亿港元。这也意味着,在四天内,香港金管局承接约150亿美元的沽盘,注资金额已高达1166.14亿港元。截至5月7日,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增至1613.84亿港元。

“当有大量外来资金流入香港,对港元的需求大幅增加时,港元会面临升值压力。一旦港元汇率触及或极接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就会买美元、沽港元,将港汇稳定在不低于7.75的水平。”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在报告中解释称。

记者注意到,近期港股市场正在持续反弹。恒生指数从4月9日的低点19260.21点上升至今日高点23197.57点,区间累计最大涨幅超20%。恒生科技指数同期累计最大涨幅更是超25%。

股票投资需求带动港元走高

港元为何突然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金管局方面近日公开表态较为关注的,是与股票投资相关的因素。相关发言人近期分析称,港汇近期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同时多只区内货币近日兑美元升值,亦带动港汇走强。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活水”涌港最大的动力之一是新股上市。

“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激增,主要受香港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的驱动。”艾媒咨询 CEO 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去年以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目前已进入IPO密集落地阶段,特别是大型IPO项目对港元资金形成了显著的需求。"

第一财经据Choice数据梳理,3月至今,共有10家新股入市,其中,港股“消费三姐妹”之一的蜜雪冰城(02097.HK)、”谷子经济“公司布鲁可(00325.HK)的冻资规模均较大,分别为1.84万亿元、8800亿港元。

近期多家公司港股IPO有新进展。沪上阿姨(02589.HK)5月2日截止新股招股认购,其孖展超购逾3300倍,冻资约940亿港元。此外,A股制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的“先A后H”上市也由5月6日起启动预路演(Pre-Deal Investor Education)。

多个重点企业也或将于不久后“登场”。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共有163家企业提交赴港上市申请,处于排队状态。其中,宁德时代5月6日在香港交易所网站上刊登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聆讯后资料集。市场预计该股将于二季度在中国香港集资约50亿美元(约388亿港元),有望成为年内最大港股IPO。此外,市场传闻,蚂蚁集团正计划将旗下蚂蚁国际单独在港挂牌。

另一方面,南向资金持续涌入,金额不断创下新高,使得港元需求进一步加大。截至5月6日,南向资金今年净流入金额超过5900亿港元,已相当于去年全年流入额(8078.7亿港元)的约四分之三。单月净流入金额均在1000亿港元以上,且呈现逐月走高趋势。1月至4月,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184.17亿港元、1426.87亿港元、1495.16亿港元、1567.89亿港元。

中金公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刘刚测算,今年后续相对确定的南向资金增量大概在2000亿港元至3000亿港元区间,预计全年累计净流入区间为8000亿港元至10000亿港元。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北水”通过中资行购入港股后,机构需要买入港元进行结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对港元的需求。

此外,港股上市企业派息高峰将至,也存在一定影响。

“企业为应对6~8月股息派发高峰期而增持港元的需求,往往也会推动二季度港元走强。”汇丰4月22日一份研报中指出,由于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将派息时点从往年的7~8月调整至5~6月,今年的股息支付高峰可能提前。

港元走高会反作用于港股吗?

除资本市场因素外,多数机构认为国际环境的变化也是重要原因。倪军分析称,除股票投资相关因素外,港币大幅升值主要原因,第一是美元降息使套利交易回报率下降,同时特朗普关税政策加剧外部资金避险需求;第二是5月以来亚洲主要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普遍大幅升值,可能由于多为出口导向型国家,拥有较大规模美元资产头寸,资金从美元撤出回流本国,因此货币升值。由于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导致港币升值弹性较小,因此资金流入量可能更多,资产价格弹性可能更大。

“股、汇、外部环境间存在复杂的传导机制。”一名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港汇走高,对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如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港股有望延续上涨势头。

记者注意到,2020年,港币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不断释放港币流动性。在国内整体经济向好的背景下,港股震荡向上。股价从2020年9月的23000点左右上涨至2021年3月的30000点上方。

2025年能否重演2020年的港股剧情?

张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一,考虑到目前港股市场的估值仍处在低位,叠加一定的政策利好,港元走强对吸引外资流入、增强港股配置起到一定作用。第二,香港金融监管局连续注资,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迅速增加至1600亿港元以上,随着资金更为充裕,港元拆息或会回落,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提振消费者的情绪,一定程度利好股市。第三,从结构看,流动性宽松环境下,科技成长股与高股息板块可能更具配置价值。

不过业内对本轮行情仍有不确定性。上述汇丰研报指出,港元本轮走强,与2020年相比,预计力度较弱且持续时间较短。原因是,在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稳定通胀限制了美联储的降息空间。与此同时,在香港本地,港元存款在加速增长,而信贷发放持续萎缩,导致2025年3月底的港元贷存比率下跌至72.3%,创金融海啸以来最低。

张毅也提醒,需关注多个潜在风险。第一,目前美国通胀反弹、降息预期也有一定落空情绪,美元存在反弹可能,可能会导致资金回流美国。第二,也需要考虑美国关税政策是否会升级,对港股市场中的外向型行业造成影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