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圳开立“跨境理财通”账户12560个,资金跨境汇划超4亿

第一财经 2022-07-12 20:12:45

作者:杜川    责编:林洁琛

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存款,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理财产品。

“今年6月,经银保监会批准,香港大新银行在已有内地法人子行的基础上,新设直属分行,标志着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正式落地深圳,这既是对香港回归25周年的献礼,也是外资银行10年来在深圳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7月12日,在银保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深圳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利星说。

6月24日,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港资银行——大新银行在已有法人子行的基础上,再筹建深圳分行。这意味着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落户深圳。

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业态不断丰富。十年间,深圳落地CEPA框架下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全国首批互助制保险公司、华南首家台资银行子行,以及刚刚获批的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等一批特色机构,深圳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作用更加突出。

张利星表示,十年来,大湾区跨境开户、支付、投融资等金融服务日益便利,跨境理财通、跨境保险资金汇兑便利化等创新试点加快落地。与此同时,辖区23家人身险公司推出64款创新型跨境医疗险和专属重疾险产品,10家财产险公司开展跨境车险业务,实现“三地车险 一地投保”。在互联互通助力下,大湾区金融融合持续深入,金融领跑不断提速。

“跨境理财通”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落实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自2021年9月试点落地以来,平稳推进。

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辖区共有24家银行获得试点资格,共开立“跨境理财通”相关账户12560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合计4.04亿元,双向投资产品交易额2.37亿元,约占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张利星表示,从深圳试点情况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业务区域以深港为主;二是南北向投资者对投资产品偏好略有不同,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存款,北向通投资者较青睐理财产品;三是试点银行类型丰富,涵盖国有、股份、城商、外资等,今年5月,深圳农村商业银行成为首家参与试点的农商银行。

张利星称,为确保“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开好头、起好步,深圳银保监局会同大湾区内金融管理部门密切协作,有序推进,主要开展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坚持制度先行,联合发布了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同时明确了业务报备的审批流程、非现场监测、销售管理等制度要求,为业务试点夯实了制度保障,并引导试点机构和大湾区消费者用好政策红利,稳步开展试点。

二是持续优化流程,指导辖内的试点银行与港澳试点银行既在账户开立、业务系统、网点布局等硬件上实现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又在营销服务、业务规则、投诉处理等软件上实现制度规则的“软联通”。目前,试点银行已基本实现线上签约、代理见证开户、线上风险测评等全流程远程办理业务,有效降低了“脚底成本”。

三是丰富产品供给,指导试点银行合理选择适当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充实北向通的“货架”,辖内试点银行积极了解和对接港澳投资者的金融需求,从产品期限、产品投向、业绩比较等多维度广泛布局理财产品,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供给。

四是注重消保服务。大湾区金融管理部门不断深化协同合作,多措并举提升金融宣教的广度和深度,筑牢金融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按照业务环节发生地原则,指导试点银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投资者权益保护和投诉纠纷解决机制。

张利星强调,总的来看,“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落地至今,反响良好,拓宽了大湾区资金跨境流通渠道,满足了粤港澳居民灵活配置金融资产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