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近日成功举办“中国金融机构如何把握百万亿级绿色及转型投融资机遇”在线论坛,并在论坛上正式发布《转型金融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详细阐述了“转型金融”的发展背景、内涵与特征,在分析金融机构发展转型金融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以“转型金融发展框架”为基础,提出金融机构实践转型金融的五大行动建议,以帮助金融机构成功把握转型金融带来的百万亿量级的市场机遇。
精准把握“转型金融”三大要义
目前,国际国内尚未就转型金融的定义形成统一共识。普华永道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国际组织的实践,结合自身专业服务经验,总结出转型金融的三点重要特征: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概念示意图
从国内发展情况出发,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金融监管部门已出台多项激励政策,立足市场化原则,提供低成本资金以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低碳投融资。转型金融活动将持续伴随整个碳减排进程,经预测市场投融资规模可达到数百万亿元。然而,金融机构发展转型金融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识别关键挑战并制定应对方案将成为金融机构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举措。
有效识别发展转型金融的三大挑战
当前,金融机构在推动产业和客户低碳转型方面,仍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借助“转型金融发展框架”,提升金融机构五大维度能力
为应对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重大挑战,普华永道提出了转型金融发展框架,建议金融机构从客户与产品服务、风险管理、碳排放管理、数据与系统管理、以及信息披露与报告等五大维度,结合内外部情况,设计机构层面的整体战略举措,并通过治理架构、绩效考核、能力提升以及文化建设等促进战略协同、提升机构转型金融的统筹和落地能力:
转型金融不仅是有序推进“双碳”工作,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落实自身碳中和行动方案的重要任务之一。普华永道认为深入研究实体经济的低碳转型方向和节奏是发展转型金融的关键,金融机构要分行业明确客户的转型挑战,在此基础上确立转型标准和产品体系;强化管理机制建设,从流程优化、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好准备;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数据在支持客户以及机构自身低碳转型中的价值。
完整报告下载链接:https://www.pwccn.com/zh/services/issues-based/esg/white-paper-on-transitional-finance-may2022.html
[本文作者]
倪清,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市场主管合伙人
当前绿色金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建立跨界的“共同语言”,让技术创新可量化、环境价值可衡量、长期风险可评估。
2025上海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开放日系列活动之“检验检测认证护航企业‘走出去’”专场活动由第一财经&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ESG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活动围绕全球贸易规则重构背景下企业出海面临的检验检测认证挑战,通过政策解读、行业痛点剖析、解决方案分享与圆桌对话,为上海乃至全国企业搭建高效交流对接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提质增效,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高质量跨越。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ESG服务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上海在推动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沪上乃至全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在全球化浪潮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融合的今天,中国企业出海已从“可选项”逐渐成为“必选项”。然而,如何真正在异国扎根,实现本土融合与长远共赢,仍是许多企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安永将继续始终秉承“建设更美好的商业世界”的愿景,与各方继续携手推动ESG的全球实践与创新发展。我们愿以专业服务为底,ESG为笔,书写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商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