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储能板块表现活跃,截至发稿,首航高科、祥鑫科技、华亚智能等近十股涨停。
日前,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调度运用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加快推动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鉴于现阶段储能容量相对较小,鼓励独立储能签订顶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市场合约,发挥移峰填谷和顶峰发电作用。独立储能电站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据中信建投统计,截至2022年4月全国已有十余省市正式对外公布了储能发展规划,规划的新型储能总装机规模已近30GW。其中,2021年全国独立储能电站总项目个数超过138个(包括规划、在建、投运项目),总装机规模超过17GW/34GWh。
英大证券研报认为,在电力系统调节中,抽水蓄能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其次是单循环燃气轮机。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模式也在重构。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将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新能源消纳以及电网安全保障必要保障,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国金证券指出,市场进入爆发期、商业模式成熟、以及原材料价格趋于平稳甚至进入下行周期,大型储能的高壁垒将在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上逐步得到相应的体现。建议重点关注核心PCS、电池供应商,拥有项目资源或核心设备供应优势的系统集成商,核心辅助设备供应商(温控、消防),独立储能电站运营商(虚拟电厂)等方向。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从强制配储取消到地方细则滞后,谁能在政策“真空期”守住确定性值得探讨。
随着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交易驱动,业主和开发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能和效率。
该展览会是全球专业的光伏储能展,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等,涵盖了光伏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广州、佛山、惠州、深圳、东莞成效显著。
分时电价改革是大势所趋,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影响有所差异。一方面,它能够减轻发电企业和电网的供电压力;但另一方面,部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项目或将面临投资收益率的下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