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猴痘概念板块开盘强势,截至发稿,之江生物涨近10%,华仁药业、达安基因、博晖创新、百克生物等纷纷高开。
消息面上,世界卫生组织于7月23日宣布,目前在7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的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也意味着目前新冠疫情和猴痘疫情同时处于这一警报级别。
此外,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其中指出,现有入境人员隔离期间,在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各地应主动对入境人员进行猴痘病毒排查,特别是入境21天内有猴痘疫情报告国旅居史的人员,密切监测出疹情况,发现可疑人员或疑似病例,应按相关规定及时报告辖区疾控机构并转送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中信证券指出,猴痘疫情形势发展较快,预计国内边防病毒排查需求和出口欧洲市场将逐渐放量,可关注核酸检测试剂与疫苗板块。从检测角度看,试剂盒通过特异性检测猴痘病毒的核酸片段,可用于临床或科研上对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诊断。同时,机构表示,猴痘事件再次引发大众对疫苗板块的关注,看好疫苗板块的投资机会。
猴痘被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是考虑到猴痘疫情将在我国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
有感染科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7月出台的《猴痘防控方案》实际上已是按照乙类传染病在管理了,现在将猴痘明确为乙类乙管传染病,是从法律上予以认可。
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广东95例、浙江77例、北京54例、四川54例、上海32例、江苏29例、广西21例、天津13例、湖南13例、河南13例。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结肿大、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