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文宏牵头猴痘广谱抗病毒药获得突破,有望填补全球研发空白

第一财经 2025-04-25 19:55:27 听新闻

作者:钱童心    责编:陈姗姗

自天花疫苗接种停止后,猴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022年,全球暴发了由猴痘病毒变异株clade II引起的疫情,但全球范围内仍无针对猴痘病毒的强效疗法。

近日,一项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主任张文宏教授牵头的猴痘广谱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成果登上著名医学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TTT)杂志,为新发传染病技术储备贡献了中国方案。

张文宏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新型的抗病毒药物是一种西多福韦(BCV)新型衍生物,显示出比BCV更好的疗效。目前该药物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并即将进入临床审批阶段。

“最新的抗猴痘病毒药突破了该领域长期以来没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的瓶颈,为未来正痘病毒,如天花及其同类病毒的潜在风险预防做了重要的技术储备。”他表示。

目前,广州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与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与临床专家正加快AI筛选,加快申请临床试验批件和评估该药物对其他DNA病毒的抑制活性。

张文宏指出,自天花疫苗接种停止后,猴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022年,全球暴发了由猴痘病毒变异株clade II引起的疫情,但全球范围内仍无针对猴痘病毒的强效疗法。

此前,一种长效的口服广谱抗病毒药物布林西多福韦(brincidofovir)和另一种抗痘病毒药物特考韦瑞(tecovirimat)是全球仅有的两种被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的化学药物,也可通过紧急研究新药(EIND)申请用于猴痘治疗。

然而,tecovirimat在临床试验中的疗效不理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2024年12月宣布终止利用tecovirimat治疗猴痘的试验研究,原因是中期结果显示,尽管tecovirimat安全,但它并未显著加速皮损的消退或减轻疼痛。这意味着该药物在改善患者关键症状方面效果不明显,从而导致研究的提前终止。

在这一背景下,新型抗猴痘病毒药物的研发任务艰巨。张文宏表示,广泛抗病毒作用是此类药物的重要特点。“我们的研究发现,BCV的新型衍生药物不仅对正痘病毒有效,还对人类腺病毒展现出良好的抑制效果,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他说道。

正痘病毒属包含天花病毒、猴痘病毒(MPXV)等重要的人类病毒,是一类有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发现和确证抗正痘病毒的新型药物靶点,以及开发强效抗病毒抑制剂,对当前猴痘疫情的有效控制同样具有现实紧迫性,并可为应对其他正痘病毒的威胁提供保障。

4月22日,上海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等单位的科研团队在《自然》发表研究,首次证实正痘病毒属的核心蛋白酶是一个全新的广谱抗病毒药物靶标,并解析了猴痘病毒核心蛋白酶的高分辨率三维空间结构。

研究团队还针对性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拟肽类抑制剂,为后续开发广谱抗痘病毒抑制剂奠定基础。目前,相关药物也已成功进入申请临床批件的流程。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广东防控基孔肯雅热,多款核酸检测试剂仍无注册证

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需求,十余家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迅速推出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但截至目前,尚无一款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只能在科研或疾控场景下“应急”使用。

476 08-23 21:54

科普|暴雨后警惕“鼠尿病”!虽罕见但仍可致命

“鼠尿病”近年来在我国已不常见,但仍可存在于有水田的农村地区,被动物尿液污染的积水是钩端螺旋体病原体的重要传染源。

295 07-29 19:09

独家|张文宏解释为何此次基孔肯雅热病毒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

“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张文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843 07-26 13:36

科普|基孔肯雅热不会人传人,为何轻症仍需隔离

一些人对于患者为何需要隔离产生疑惑,既然不会人传人,为何仍需采取隔离措施?专家表示:“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是人-蚊-人,虽然病毒不会直接人传人,但人也是传染源。”

698 07-25 19:27

累计确诊病例超2000例!专家详解佛山基孔肯雅热如何暴发,未发现人传人

基孔肯雅病毒不会在人际传播,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至12天的潜伏期再传播病毒。

761 07-21 21:1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