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高温天气持续不断,多地最高用电负荷屡刷新高。此情景下,“虚拟电厂”不断冲上热搜榜,在二级市场上相关板块个股则大幅上涨。究竟什么是虚拟电厂?未来拥有怎样的市场空间?具有何种特质的企业会在虚拟电厂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受益?华西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泽晶为您详细解读。
刘泽晶
华西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
2014-2022多次获得wind金牌分析师前两名
2014-2020年多次获得金牛奖最佳分析师前五名
2014-2015年获得新财富计算机行业团队前三名,水晶球前三名
虚拟电厂悄然走红 中国虚拟电厂有何特色?
刘泽晶说,虚拟电厂并非新生事物,过去称为电力综合运营。现在伴随着储能的应用和电力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虚拟电厂发生了豹变式发展,特别是储能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让虚拟电厂可通过储能将分布式电源组织起来,提供调峰、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另一方面,储能为虚拟电厂的运行带来了更为明确的商业模式,即可通过电力交易差价获取收益。
中国虚拟电厂会否复刻海外模式?刘泽晶认为,尽管国外有可调负荷为主、分布式电源为主、用户侧储能为主等多种模式,但中国不会复刻,会具备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下游用电侧场景会愈加丰富,上游新能源会更加分散,而中游仍然会由国网和南网进行传输。总体而言,中国未来的虚拟电厂将是以负荷侧为主的模式。
虚拟电厂蕴含广阔市场 空间可达千亿元?
有研报预测,我国虚拟电厂行业有望在2030年触达1320亿元的理论市场空间。对此,刘泽晶表示认可,具体从产业链条来看,上游为发电企业和输电企业,中游有第三方公司参与,下游为用电负荷企业。
刘泽晶强调,正宗概念的虚拟电厂是双向调节,即为既能储存电量也能将储电再卖回给电网,当然达到这个状态的前提是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
虚拟电厂正处于“0”到“1”过程 谁能脱颖而出?
刘泽晶认为,在虚拟电厂发展过程中,对电力负荷侧数据掌握较多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比如:第三方售电公司以及掌握特定用电场景的企业。在刘泽晶看来,目前虚拟电厂正处于“0”到“1”的过程,未来能够把握电力市场运行、电价波动及客户用电量变动趋势的企业,将会在虚拟电厂的大市场里脱颖而出。
TMT行业全线回调。半导体、机器人、消费电子、信创概念股跌幅靠前,白酒、农业、锂电池、影视、文化传媒题材走强。
在实践中,黄浦区虚拟电厂按推进“一批楼宇”、建设“一个平台”、突出“一些亮点”的“三个一”模式开展示范建设。
考虑到气候系统的风险和今后的用电需求增长,扩大装机和电网投资依然是当前的主旋律,同时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新模式将发挥更大作用。
预计到今年底,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将提前一年实现100万千瓦可调能力的目标。
截至发稿,三晖电气、积成电子、长城电工等多股涨停,迦南智能、通光线缆、众智科技等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