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在2024国际数字能源展重磅发布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3.0(以下简称“3.0平台”),推动虚拟电厂产业向更绿色、更高效、更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全过程追踪“碳轨迹”,让每度电更绿色
“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于2021年年底上线,是全市虚拟电厂的‘总指挥’。在去年发布的2.0版本基础上,我们迭代升级,特别是将业内研究热度很高的‘低碳调度’付诸实践。”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总经理程韧俐介绍说,通过绿电追踪技术、遥信技术等“电力+算力”手段,3.0平台可以从本地发电源头开始,全程计算、监测电力输送过程中的“碳轨迹”,并综合电力系统碳排放及电力供需情况,科学实行削峰填谷,最大化减少碳排放量。
“深圳西部一座火力发电厂的电力通过变电站送到电网,应优先对其周边负荷资源进行低碳调度。”近日,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黄光磊对局部区域重载情况实行精准响应时,发现区域内一变电站附近的充电站碳排放因子较高,于是利用3.0平台优先对其调减负荷,实现23千瓦时的负荷削减及9300克的碳减排,相当于1棵树1年的固碳量。
截至今年8月,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已累计开展71次负荷调节,减排二氧化碳2273吨。此次低碳调度功能的上线,将实现更大力度节能减排,平台预计到今年底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吨。
全方位提升数字化,让保供电更高效
目前,3.0平台已接入充电桩、楼宇空调、光伏等9类共计5.5万个可调负荷资源,总容量逾310万千瓦,较2021年平台上线之初扩张了60倍,意味着3.0平台需要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据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经理李江南介绍,凭借先进的通信采集技术,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已从上线之初的十万级跃升至百万级,整体感知时效进入毫秒级。
而在所有可调负荷资源中,空调负荷占比四成,是绝对大户,可调潜力巨大。深圳市计划在今年底,对接入平台的空调资源实现20万千瓦以上的调控能力,相当于满足4万多户居民的用电需求。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在整体升级的基础上,对调控空调负荷做了进一步部署。
打开3.0平台,深圳地图上清晰呈现出已接入虚拟电厂的空调资源所在楼宇的位置,进一步点击,各楼宇空调能耗及其运行负荷等数据一目了然。“这都得益于数字电网的良好底座。”李江南表示,这一功能可以帮助他们在电网应急时刻远程精准柔性调节相应楼宇的空调负荷,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实现紧急削峰,还能为用户增加经济收益。
此外,为了更高效地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还将现有5.5万个可调负荷资源分门别类,构建虚拟的调峰机组、调频机组,在紧急时刻可更快调用负荷资源。
目前3.0平台可调能力超过70万千瓦。接下来,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将继续激活充换电设备可调能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信息流和能量流双向互动体系。预计到今年底,深圳虚拟电厂调控管理云平台将提前一年实现100万千瓦可调能力的目标,更好地支撑深圳建设全球数字能源先锋城市。
AI技术不但能在药物靶点筛选、适应证预测等环节缩短研发时间、降低研发成本;一些自动化智能设备的投入也能确保药械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国已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截至今年3月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6.2%。
浙江省中医院早在1968年就开始参与浙江省首批援非医疗队。2023年,该院在向纳米比亚鲸湾医院派驻期间展开医疗合作,援助了重症医学科以及影像科。
百货零售企业2024年业绩出现分化,新世界、百联股份实现业绩翻倍,国芳集团业绩下滑超60%。
坚持向“数字化”借力,当好内容端的“转化器”、需求端的“传感器”、体验感的“倍增器”,加快构建与新的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公共文化建设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