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7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另外,价格指数明显回落。“7月份,受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释放不足、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走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49%。”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
7月的PMI数据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哪些变化?对资本市场有哪些影响?一财号征集了一财号大V观点,为您解读7月PMI的背后意义。
7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9.0%,较前值下行1.2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回落,体现了社会需求有所不足,地产停贷风波对经济产生一定冲击。
7月PMI数据的亮点依然在建筑业,建筑业PMI上升2.6个点至59.2。其中土木工程建筑的订单在继续上升,反映基建项目的继续推进。
国内制造业PMI购进和出厂价格已双双大幅跌入收缩区,猪肉、蔬果等食品涨价风险抬升,CPI增速破3%或将提前至三季度初。
7月PMI传递的经济信号整体并不差。季节性因素和报复性反弹之后的补偿性回落等短期拖累因素会逐渐弱化,内需的底部也正在形成。
今晚公布的非农报告将受到更多关注。
6月份PMI指数小幅回升,表明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
工信部制定印发《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14项重点任务。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4个百分点,升至54%以上,连续10个月保持在5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