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慧眼 ———— 🆅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人口负增长反而能推动人才红利的发展,未来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可以由质量弥补,中国劳动力群体素质将持续改善。 🆅谭小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后续人民币企稳甚至转为升值的关键影响因素仍在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幅度和持续性,尤其是内需的修复。 ⛪️地产洞察 ———— 🆅伍戈(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直觉上,居民收入决定了其住房等购买力。但反直觉的是,历史上商品房销售的回升大都是在居民收入的低迷时期,当期收入并非制约购房的决定性变量。 🌐海外观察 ———— 🆅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欧汽车企业合作日渐加深,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可能遭遇欧洲内部的反对。因此欧盟反补贴调查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冲击短期有限。 📈市场点金 ———— 🆅付一夫(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当前A股大消费板块的估值分位,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安全边际。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宏观慧眼 ———— 🆅殷剑峰(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在2001年“中国经济崩溃论”正式抛出后,崩溃论的版本就在不断演化,而每一个版本最后都自己崩溃了。在人口红利时代,高投资的模式没有崩溃。 🆅伍超明(财信研究院副院长): 本次降准后,未来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逆周期调控需要,不排除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但降准空间或已偏小,操作将更趋谨慎。 ⛪️地产洞察 ———— 🆅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从支撑市场需求和稳定市场主体两方面着手。 📈市场点金 ———— 🆅荀玉根(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叠加人民币汇率企稳有望推动外资回流A股。 🆅薛洪言(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当前,无论是短期“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还是抄底优质资产、提升中长期投资收益率,中长线资金加速入市理所应当,也势在必行。 🌐海外观察 ———— 🆅陶冬(瑞信亚太区财富管理部大中华区副主席): 最终触动美国利率下调的,可能不是经济衰退,而是金融紧缩所积聚下来的市场风险。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在综合了读者热度、内容专业度、视角独特度、解读深度、投资者关注度等多个维度后,我们评选出8月一财号V榜单的优质文章,一起来看看是否有你关注的热点话题。(点击文章标题或大V姓名可阅读全文)
📊宏观慧眼 ———— 宋雪涛(天风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 国内经济正在进入疫后N形复苏的第三阶段,在不依靠政策的情况下,经济复苏的信号依然不断增多。PMI持续改善往往对应了经济拐点的到来。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如何开展一揽子化债工作?我的看法是必须双管齐下。首先是要遏制债务增量,其次才是化解债务存量。 ⛪️地产洞察 ———— 丁祖昱(易居集团CEO): 目前来看,除了信贷政策调整,楼市政策仍有进一优化空间。比如交易税费减免、限价放松甚至取消、限购政策局部调整放松,以提振楼市信心。 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 这轮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会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刚需”、“刚改”需求。 🔋科技新语 ———— 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电动车更像手机而不是汽车,诺基亚的教训值得今天的电动车企业深思。如果我们只停留在电动车的现在,忽视了自动驾驶的未来,那就很可能埋下隐患。 📈市场点金 ———— 薛洪言(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A股中,政策直接受益的板块大概率会引领第一轮上涨,此后,受益于增量资金入场的超跌板块、受益于风险偏好抬升的成长板块,会接力上涨。 🌐海外观察 ———— 周浩(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依旧没有摆脱通胀的困扰,整体利率环境也因此不得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这对所有投资活动都会形成一定的拖累。而制造业周期的初期通常对融资有非常大的需求,相关经济活动大概率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宏观慧眼 ————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8月我国综合PMI生产指数回升,中国经济的复苏斜率出现企稳苗头。 徐高(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要化解我国的内需不足问题,“上策”是调节收入分配,将更多收入从企业部门导向消费者部门,从而放松消费者的购买力约束,增加消费。 ⛪️地产洞察 ———— 李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我们需要的是建立一个长效的房地产调控机制,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开发商可以凭借能力来互相竞争,而不是一味的比谁的胆子大。 陈兴(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本次政策对首付比例的调整,明显超过了此前的预期,打开了限购城市的首付比例下限。后续可持续关注各个城市政策动态。 📈市场点金 ———— 付一夫(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减持新规将对于整个A股生态产生深远影响,并从中长期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近十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单的变化,其实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规律,第一个,在榜单当中能够表现突出的企业,基本上都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第二个,它的基本趋势是跟市场需求紧密联合。
📈市场点金 ———— 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上市公司的分红率普遍较低。如果大量国有企业能够扎实提高股东的分红回报,对于这一观念的转变无疑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付一夫(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参照“市场底与政策底间隔1~2个月”的历史经验来判断,A股可能在8月底或9月初便有望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底。 📊宏观慧眼 ———— 连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9月份人民币可能迎来重大转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很可能在进入9月份之后会发生一些改变,使得这一轮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减缓。 ⛪️地产洞察 ———— 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年期与5年期以上LPR的变动偏差往往与地产调控基调密切相关,我们认为本次5年期以上LPR未做调整的核心原因之一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防范楼市“大水漫灌”风险。 🌐海外观察 ———— 钟正生(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目前,美联储已经达到或十分接近本轮加息终点,即便仍在缩表,货币紧缩对美债利率的驱动力可能已在弱化。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宏观慧眼 ———— 赵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压力相对可控,不必过于担忧。政策加码下经济基本面未来的走向,将是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 解运亮(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本轮央行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降息。我们判断下一次降准在今年三季度末之前落地的可能性较大。 徐高(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前景,上策是坚持走消费引领的“新路”,通过消费转型来让消费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面引擎。 📈市场点金 ———— 陈李(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A股不仅在整体融资规模上显示出快速的增长态势,它对中小型和成长型企业的支持也值得关注。 ⛪️地产洞察 ———— 连平(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预计下半年我国住房金融政策将继续保障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做好房企风险管控。 🌐海外观察 ————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美国房地产中长期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但刚需支撑的背景下,此轮美国房市下跌幅度预计将远低于2008年衰退时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在综合了读者热度、内容专业度、视角独特度、解读深度、投资者关注度等多个维度后,我们评选出7一财号V榜单的优质文章,一起来看看是否有你关注的热点话题。
大V有话说 | 我们买房子应该是一个自由买卖状态,有房产的人想卖,没有房产的人想买,双方谈价格就够了。
📊宏观慧眼 ———— 彭文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20年、30年后的科技可能使今天的公共债务不是问题,(科技使)蛋糕做大了,两代人之间的分配不是零和游戏,因此公共债务扩张是相对可持续的。 陈兴(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下半年财政政策的两大主题是稳增长和防风险。 ⛪️地产洞察 ———— 黄文涛(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与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形成政策组合拳,将对消费起到的支持作用,进一步降低居民资产负债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依赖。 📈市场点金 ———— 杨德龙(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我们可以判断目前大盘仍处于牛市的初期,属于慢牛或长牛的范畴,持续时间可能达到3-5年左右。 🌐海外观察 ———— 周浩(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本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调降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财政纪律松散。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宏观慧眼 ———— 🆅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扩消费的重点不应落在商品促销方面,而是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来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想方设法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地产洞察 ———— 🆅 马光远(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房子不够,房子短缺,进入到要求“好房子”的阶段。 🔋科技新知 ———— 🆅 何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新能源车是整个新能源行业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我们要意识到,水面下没有露出的部分或许要大得多。 📈市场点金 ———— 🆅 杨晓东(首席金融学院副院长): 最近市场很热烈,哪些行业估值越低,哪些行业低配越多,就是你应该加仓的方向。 🆅 翁怡诺(弘章投资创始人): 今天我们关注的消费投资的核心观点,可以用6个关键词来总结:下沉、银发经济、出海、性价比、新品迭代、消费医疗与大健康。 🌐海外观察 ———— 🆅 梁中华(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当前日本通胀压力仍居高不下,或是日本政策调整的主要推动力。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大V有话说 | 大模型跟十年前平台互联网公司的玩法,其实本质没有任何的区别。经济规律总是相似的,所以我们要尊重经济规律。
✨中央政治局会议看点多 ———— 🆅 连平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 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活跃资本市场对提升实体经济投资和金融市场投资都具有重要意义,向好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入其中。 🆅 马光远(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房地产政策正迎来历史性转变。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意味着防止过热的政策会加快退出房地产的历史舞台。 📊宏观慧眼 ———— 🆅 余永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对于今年的中国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支持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地产洞察 ———— 🆅 丁祖昱(易居集团CEO): 这一轮的城中村改造不太可能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况,对市场销售的作用大概率是温和刺激。 📈市场点金 ———— 🆅 荀玉根(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A股和美股上半年相同点在于均是科技领涨的结构性行情。今年来美股市场看似表现强劲,实则是由少数科技龙头引领的结构性行情。 🌐海外观察 ———— 🆅 明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美联储7月的加息为本轮最后一次加息的概率较高,但若通胀超预期,则不排除今年下半年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如何判断,如何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一财大V为您深入拆解分析。
✨聚焦民营经济 ———— 🆅 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 从短期看,化解民营企业缺资金的问题,最关键是要解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拖欠的问题。 🆅 滕泰(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作为最后风险承担者的民营企业家,应该获得风险报酬。 📊宏观慧眼 ———— 🆅 盛松成(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 降息对刺激投资和消费的作用可能有限,因为目前我国消费和投资利率弹性并不高。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考虑适时降准。 🆅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互补性在增加,因为中国出口的是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转移是互赢的过程。 📈市场点金 ———— 🆅 秦培景(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行情正处于由中报主线向产业主题过渡的转换期,建议强化对三季度有政策催化或业绩拐点的产业主题配置,坚守科技、能源资源和国防三大安全领域的优势品种。 ⛪️地产洞察 ———— 🆅 马光远(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如果房地产不稳,今年中国升温的难度就比较大。所以,下一步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就非常关键。 🌐海外观察 ———— 🆅 伍治坚(新加坡五福资本创始人及CEO): 美国劳动力市场出人意料的紧俏,且高通胀并没有成为现实,半年前看似必定发生的美国经济衰退没有发生。
大V有话说 | 短期内可能会有新岗位出现和旧岗位被替代之间存在一些摩擦性失业,但是未来,AI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2023中国经济半年报已出炉,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消费、投资增速怎么看?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如何落地?看看一财大V怎么说。
✨看见Z世代 ———— 🆅 何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 现有的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固定时间强制退休制度,都会面临较大的调整。年轻一代必须按照自己这一代的生命周期为养老预做准备。 🆅 张晓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 本科学历职场最抗压,高学历的Z世代打工人反而最焦虑。调查显示,在18-25岁的Z世代群体中,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反而呈现出最低的心理复原力水平。 📊宏观慧眼 ———— 🆅 李迅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未来十年,中日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只要未来10年中国GDP平均增速超过3%,中国经济在全球的份额仍将上升,中国不仅不会“失去十年”,而且将继续“得到十年”。 🆅 贾康(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 我国政府在投资方面显然比当年的日本政府更有强势特征,政府可以主导的一些公共投资、有效投资,绝对不像有人所说的“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了”。 📈市场点金 ———— 🆅 薛洪言(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市场预期常常会落空,投资者应尊重市场一致预期,同时对未来行情保持敬畏之心,在买入价格上寻求安全边际的保护,并尽力在能力圈内行事。 ⛪️地产洞察 ———— 🆅 林采宜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 逐步降低期房销售比例,提高现房销售占比并优化预售款管理制度是控制房地产违约的可行路径。 🌐海外观察 ———— 🆅 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印度已经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增长道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能够轻易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就。
大V有话说 | 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绝非晴雨表这么简单,宏观经济有其自身的表现和周期,资本市场也有内在运行逻辑和规律。
官方账号。每周邀请大V为你解读最新、最热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