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资讯视频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杨伟民:越是困难越需要向改革要动力|首席对策

2022-08-07 11:06:29

作者:梁相宜    责编:陆一丹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扭转行业发展预期是稳定青年就业的关键。

每年7月下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历来是决定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方向的关键会议,备受市场关注。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指出,我们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国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同时,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二季度中国经济受到新一轮疫情的严重冲击,依然顶住压力实现了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0.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4月份的-2.9%,迅速恢复至6月份的3.9%,基本恢复到去年四季度的水平。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结束了3个月的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至5.6%,投资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上半年经济增长2.5%,这意味着,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7月的政治局会议新闻稿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同时,一些词语的顺序、位置也发生了改变,似乎预示着部分工作重心的变化以及把握多重目标面临的挑战增加。

中央政治局会议未再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否意味着经济增长目标有变化?“力争最好的结果”,什么是最好的结果?如何实现最好结果?会议有关平台经济阐述,提到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下一步应如何稳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政治局会议会议把“要稳定房地产市场”放到“房住不炒”前面。是否意味着,房地产领域最突出的矛盾已经由“房住不炒”转向“稳定房地产市场”?与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7月会议重提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否意味着央行要引导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回归?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带来权威解读。

杨伟民的主要观点:

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 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超预期形势变化下 不一定固守原增长目标

越是困难越需要向改革要动力

发挥企业家能动性 政府要营造良好制度和环境

蕴含着再聚焦 加力度 立长远的政策思路

需解决监管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

政策层面对平台经济预期问题高度重视

研究制定综合性、长期性、制度性的房地产政策

房地产放到安全部分 本身就是重大变化

地缘政治和猪肉价格是下半年稳物价挑战

把握多重目标过程中需要向稳增长 稳物价倾斜

稳就业新挑战在于青年失业率较高

扭转行业发展预期是稳定青年就业的关键

货币政策要发挥结构性功能

经济呈企稳向好态势 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超预期形势变化下 不一定固守原增长目标

第一财经: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较5.5%左右的预期增速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市场高度关注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否会调整。此次政治局会议未再强调“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增长目标有变化,是否还要坚持年初的目标?

杨伟民: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市场上也是非常关注的。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经济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最近三年来我国经济始终处于疫情冲击、经济恢复,然后疫情再冲击、经济再恢复循环中,当前的经济运行仍然还处于这样的阶段。今年3月又出现了严重程度仅次于2020年年初的疫情,疫情影响比较大,经济也就面临着2020年一季度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从上半年的走势来看,经济波动幅度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正的增长是很不容易。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次疫情对经济冲击没有2020年一季度严重。从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2020年一季度增长是负的6.8%,今年二季度是0.4%,从6月份的消费、投资、出口、工业、服务业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物价这些指标来看,6月份经济运行已经走出低谷,呈现企稳回升向好的态势。但是恢复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今后几个月仍然会有小幅变动,比如说刚刚公布的7月PMI就比6月份有所回落。但总的来看,下半年总的趋势是逐步向好。在发生超预期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我觉得不一定固守原来的增长目标,再用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来填补增长缺口,往往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我们不能再出现一个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另外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些属性。经济增长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预期性目标,它的目的是给市场主体一个预期,给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一个依据,我们从来没有把经济增长作为约束性指标。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治局会议不再提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并不是无所作为、放任自流,国家仍将采取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各地区也要积极工作,国家也希望市场主体、企业家作出努力,从而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第一财经:力争实现最好的结果,什么是最好的结果?

杨伟民:最好的结果,就经济增长而言,我觉得是尽可能接近5.5%这个增长目标。

越是困难越需要向改革要动力

发挥企业家能动性 政府要营造良好制度和环境

蕴含着再聚焦 加力度 立长远的政策思路

第一财经:我们怎么实现最好的结果?

杨伟民:从政策方面看,就中央政治局会议新闻通稿而言,讲了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这六个方面不完全是宏观经济政策,因为现在中国经济运行面临这些问题,不都是宏观政策能够解决,也就是说它已经超出了宏观经济政策力所能及的范围。六个方面中,前三个方面就是今年一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三要”,即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次会议也分别讲了上述三方面的政策措施。

第四个方面讲的是改革,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注重向改革要动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就是因为持续推动改革,通过改革提升潜在增长率。第五个方面是保民生,实际上是我们的发展目的,我们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第六方面是在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中比较少见的,专门讲了积极性。实现最好结果主要靠两个方面主体的努力,其一是企业等市场主体,这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其二是政府,这是推动发展的主体。一个是发展的主体,另一个是推动发展的主体。在中国发展中,这两个主体都是不可或缺的。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领导干部敢为、善为,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这也是有针对性的。从上半年分地区经济增长情况看,全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一些经济大省受疫情冲击更加严重,所以拖累了全国的经济增长。另外,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希望企业家努力奋斗,也要发挥企业家的能动性。就是国企要敢干,民企要敢闯,外企要敢投,前提是政府要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这也是针对去年以来企业家群体预期转弱的问题提出来的。为了实现更好的结果,中央在六个方面蕴含着再聚焦、加力度、立长远的政策思路。

需解决监管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

政策层面对平台经济预期问题高度重视

第一财经:会议还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去年以来对平台经济的规范治理强度加大,您认为下一步应如何稳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杨伟民:要解决监管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平台经济属于统计分类中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最近几年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长是相当快的,2018年三季度同比增速曾经达到29.6%,这是我看到的高点。从去年三季度以来,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开始放缓,目前是连续4个季度放缓,今年二季度增速降到了7.6%,也就是从接近30%的高增速下滑到现在的7.6%,这是比较少见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未来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一季度就提出了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二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仍然再次强调,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对平台经济实施常态化监管。同时这次加了一句话,叫集中推出一批“绿灯”投资案例,因为大家都在等待红绿灯如何设置。短短间隔三个月,上次是4月29号,这次是7月28号,三个月之内两次政治局会议专门用比较大篇幅强调平台经济的问题,说明党中央对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是高度重视的,也体现了我刚才提到的再聚焦。

研究制定综合性、长期性、制度性的房地产政策

房地产放到安全部分本身就是重大变化

第一财经: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要稳定房地产市场”放到了“房住不炒”前面。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领域最突出的矛盾已经由“房住不炒”转向“稳定房地产市场”、自上而下政策基调的转变?

杨伟民:我觉得更加重要的是在加力度这方面,房地产是最近10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去年三季度以来开始变成负增长,到今年二季度已经连续4个季度负增长,房地产问题是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也不是一个行业的政策,需要聚焦主要矛盾,研究制定综合性、长期性、制度性的房地产政策。当然这样的话可能需要一个政策制定过程。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的角度看,当前房地产的重点是稳住,就是不要再恶化。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新闻稿中把房地产问题放在发展要安全段落来阐述,过去是从来没有的。之前要么放在经济发展部分,要么放在保障民生部分,之前中央的一些文件基本都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这次房地产放到安全部分,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当然仍然强调“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然后同时也提出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保民生,这个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保交楼,这是焦点问题。

中央政治局二季度会议中,中央把稳定房地产市场作为发展要安全的领句,说明当前房地产问题已经是影响发展安全的底线问题。我刚才讲的关于加力度,主要是宏观政策和房地产要加一些力度,这是我理解的。

地缘政治和猪肉价格是下半年稳物价挑战

把握多重目标过程中需要向稳增长 稳物价倾斜

第一财经:政治局会议的通稿提及了稳物价和稳就业,并且置于我们刚才提到的实现最好结果的表述之前了,所以是不是意味着下半年稳物价稳就业,这两点是我们最重要的稳的目标?

杨伟民:“三稳”实际上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是中央政治局在今年一季度,当时讲到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那么一季度强调的“三稳”面临新挑战,我觉得仍然适用于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当然某些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边际变化,但变化并不是特别大。从稳增长来看,目前经济增长已经企稳,如果三、四季度没有大规模疫情冲击,经济会加快恢复。但是刚才也讲到了,从目前的结构性动能看,恐怕很难再现2020年的“V”型复苏。

从稳物价来看,6月份的CPI是2.5%,在预期目标3%之内,在全球普遍高通胀的情况下实属不易。但是稳物价并不是一帆风顺,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猪价调整已经过了临界点,目前是连续三个月上涨,猪价一直是影响CPI的最主要因素,这是新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在于乌克兰危机推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高位,虽然近期有所震荡。我国是初级产品的进口大国,2020年我国进口16万亿元,其中74%是用于生产。大宗商品或者初级产品的价格,对我国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消费的影响,当然对生产的影响主要就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下游的加工型企业已经相当困难,面临着两头受压,一头需求不足,如果涨价可能会丢掉市场,因为我们总体的生产能力是充裕的,另一头上游产品价格处于高位,如果产品不涨价可能会亏损,时间长了恐怕很艰难。可以说,稳物价目标面临着多重目标的艰难选择。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期间,力争实现最好的结果。从顺序来看,把稳就业、稳物价放在了稳增长前面。相对于稳增长而言,稳就业和稳物价更多是直接关系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在当前把握多重目标的形势下,需要向就业和物价倾斜,给予更多的关注。

稳就业新挑战在于青年失业率较高

扭转行业发展预期是稳定青年就业的关键

第一财经:就业方面,16-24岁的青年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创历史新高,在稳就业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杨伟民:从稳就业来看,6月份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了5.5%,是符合5.5%以内的预期目标,比4月份和5月份的6.1%、5.9%有很大改善,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新挑战在于,16到24岁青年失业率连续4个月上升,相比5月份又大幅提高0.9个百分点。稳就业的新挑战还在于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既有短期疫情的影响,也不完全是疫情影响。

像房地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都是过去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这些行业普遍出现扩张放缓、招人相应减少的局面,所以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非常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财政、货币、就业等一些短期政策,也更需要稳定性强、制度性且能够扭转预期的政策。要扭转这些行业的发展预期,重新扩张并增加招人。

货币政策要发挥结构性功能

第一财经:与4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相比,这次会议重提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否意味着央行要引导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回归?海外大幅紧缩的背景下,我们怎么效率最大化的用好我们的货币政策?

杨伟民:刚才我讲到“三稳”都面临挑战,对货币政策来讲,确实也面临多重目标平衡问题。完全顺着国际货币政策变化,可能不太符合中国目前的形势。我们虽然物价也面临着新挑战,但是现在还有稳就业的要求。稳就业和稳增长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增长保不住,就业就会面临问题。经济学讲的菲利普斯曲线,本质就是一个选择性问题,所以需要把握好稳物价和稳就业两者之间的平衡。货币政策既要把稳物价放在重要目标位置,同时也要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在稳增长、促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