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滞与胀,仍在赛跑。展望下半年,美国经济或仍将在“滞”与“胀”之间徘徊,货币政策面临艰难选择。我们认为,美联储需要引导市场相信其有能力加息至3.5%以上的限制性水平。但在“中性利率”之后,美联储加息节奏或需要从“前置发力”(front loading)转变为“小幅度、可持续”的加息。这样的组合或可增加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并营造一个相对友好的市场环境。
非美经济:全球紧缩,风险冒头。在全球通胀和美联储持续紧缩之下,非美经济所受冲击不断显现。1)欧元区:欧债风险不容小觑。即便欧央行已祭出预期引导工具,但欧元区经济金融风险仍不能排除。2)日本:日本经济和日元汇率受到输入性通胀、贸易逆差、债市抛售等多重压力。3)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放缓压力或将持续全年,但下半年有望边际缓和。
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有望落幕。下半年开始,本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有望循序渐进地落幕。原因包括:1)高价格下供需逐渐走向平衡。2)全球紧缩下商品金融属性弱化。3)与俄乌冲突有关的供给担忧消退。不过,供给恢复的不确定性以及能源转型压力等,或影响商品价格回落的节奏。
金融市场:美元资产,暂现光芒。下半年,美元资产在全球市场中表现或相对较好。但考虑到美国“滞”与“胀”的博弈仍将继续,近期美国市场表现有过于乐观之嫌。1)美债10年美债利率或在2.7-3.3%高位震荡。2)美股:高通胀、高利率和衰退风险之下,调整风险尚未排除,但成长有望跑赢价值。3)美元汇率:有望保持强势。美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一定优势,市场对于美联储紧缩的决心和可持续性更有信心。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局势超预期,海外通胀压力超预期,海外货币紧缩力度超预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超预期等。
(作者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
近年来我国积极出台各类促进生育政策,叠加疫情扰动消退,不排除阶段性人口重回正增长的可能。
世行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0.5%。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扩大消费积极信号,但各界对2023年消费复苏前景仍存在较大分歧。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近日,多家国际大行发布了明年投资展望报告。具有共性的是,不少机构认为明年全球风险资产表现可能出现分化,美股等具有一定风险,而亚洲资产可能受到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