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经济数据折射稳增长压力大,财政下一步如何发力

第一财经 2022-08-16 11:28:30

作者:陈益刊    责编:杨志

下一步财政政策发力,仍需用好3.45万亿元专项债资金,落实落细税费支持政策,动用专项债存量额度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基建投资。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受疫情、高温多雨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恢复势头边际放缓,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力。

担任稳增长重任的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如何发力备受关注。

万亿级专项债发力

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地方财政收入紧张当下,基建投资资金愈加依赖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筹资。

今年用于项目的新增专项债资金为3.45万亿元,目前这笔巨额资金已经发行完毕,逐步用于项目建设。当前财政政策发力的一大关键,是让这笔资金真正花出去,产生实物工作量,真正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稳增长效应。

为此,国务院今年要求这笔3.45万亿元资金要在8月底前基本用完。不少省市按照这一规定加快专项债资金支出进度,对今年部分专项债资金无法及时使用的项目,甘肃、安徽、四川、宁波等地已经调整资金用途,用于其他重要项目,避免资金闲置。

正是受这笔巨额专项债资金逐步投入使用等影响,7月基建投资继续维持高位,这也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下一步除了继续加快已发行新增专项债资金使用进度外,专项债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其中明确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目前专项债限额超过余额的额度约1.5万亿元,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各地可以按规定动用当地存量专项债额度,将资金用于重大基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增长效应。下一步可以关注9月份地方是否会调整预算,动用存量专项债额度。

税费支持政策持续发力

为了给企业纾困,积极财政政策另一大招是给企业等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今年退税减税降费、缓税费等一揽子支持举措,给企业减负规模超过3万亿元,力度空前。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超过2万亿元。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基本实施完毕,下半年税费支持政策重点在于减税降费政策和缓税费政策。目前各地继续优化服务,落实落细现有税费支持政策,给企业纾困。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税费支持政策力度空前,并在5月之后适当加码,这对财政收入造成不小冲击。考虑到财政可承受能力,预计下半年不大可能出台新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但部分缓税费政策延续是一个可选项。

准财政发力

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增值税留抵退税减收因素逐步减小,财政收入总体呈现增长势头,这为财政支出奠定基础。

财政部此前要求,各地要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尽早发挥资金和政策效益。另外各地还通过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等手段,给企业纾困。

此外,一些分析师从国务院近期部署中发现,政策性银行等“准财政”工具明显发力。

国务院近期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目前不少地方积极申报相关项目,一些地方已经获得相关资金支持。

比如,近期国家开发银行设立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7月22日该公司出资13.07亿元,支持山西省呼北国家高速公路山西离石至隰县段工程项目和河南安阳豫东北机场项目,有效解决了制约项目建设进度的资本金缺口问题,为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运提供了资金保障。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曾告诉第一财经,上述8000亿元信贷额度和3000亿元开发性金融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下半年财政政策面临缺“子弹”的问题,理论上可撬动2.4万亿元规模的投资。但考虑严控隐性债务、项目储备等因素,这笔巨额信贷额度未必能全部在年内落地,预计拉动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