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分析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宏观指标的逻辑脉络,把握宏观经济的基本走向。市场关注的宏观指标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维度:一是生产指标,包含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利润相关指标;二是需求的“三驾马车”,包含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指标,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关指标,以及出口相关指标;三是总量指标,包含GDP、社会融资规模;四是通胀指标,包含PPI、CPI。不论是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还是通过宏观视角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都需要深入了解各个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来研判经济形势。
高频指标可以及时地跟踪经济的边际变化,同时为宏观指标的预判提供依据。构建高频指标观测体系需要关注指标的指向性,换言之,选出的高频指标需要与中低频指标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寻找优质的高频指标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数据更新频率高且及时。二是高频指标与其指向的中低频指标具有经济学上的联系。三是选取相关性较高的高频数据。四是数据时间跨度足够长。按照上述要求找到高频指标后,我们构建了信达宏观工业生产指数、消费指数、固定资产投资指数、出口指数,并对指数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如果高频指标与其指向的宏观指标同比变动方向相同,就代表着高频指标判断正确。检验结果显示四个指标在方向判断上的胜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借助指标的分布、历史分位以及波动率加深对于各指标的理解。历史分位法通过纵向比较指标所处历史位置,来判断指标的历史分布与当前所处位置的高低。波动率用指标的标准差来衡量,在宏观指标波动率上升或下降的时期,往往也会驱动资产偏好发生变化。
风险因素:新冠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国内政策超预期等。
(解运亮系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在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实现的同时,保证了民营医院、光伏电力公司、文旅公司等一批被执行企业的持续运营,实现了“多赢”效果。
向前看,考虑到反弹后A股整体估值仍不高,尚处于历史低位,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
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昨天发布公告表示,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进一步扩大 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其中,沪深股通的标的范围 调整为:市值50亿人民币 及以上且符合一定流动性标准等条件的上证A股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A股。而港股通的 标的范围则调整为:在现行港股通股票标的基础上,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内符合有关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同时将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范围扩大至与深港通下港股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