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中医药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在贸易发展、标准制定、医疗和教育等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了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十三五”期间中药类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281.9亿美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国内中医药机构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30个高质量中医药海外中心,在国内建设56个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并推动中医药类产品在更多国家注册。
此外,我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64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多语种版本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向29个国家派出中医专家,“三药三方”等抗疫中药方剂被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借鉴和使用。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与澳门酒店旅业商会、澳门旅游商会及澳门旅游发展智库签署合作协议,深化“中医药大健康+旅游”跨界融合发展。
澳门镜湖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挂牌成立,标志着粤澳两地在中医药规范临床试验和创新药物转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杭州市将固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大型主题集市,推进“中医药文化旅游特色体验点”建设。
东风汽车集团与华为深化合作
在信息化时代,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将能为中医药出海提供更大的助力,在中药标准化、药品溯源以及药品的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