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薮二郎曾是1984年3000名应邀访华的日本青年之一。那是中日在1972年邦交正常化后的首次大规模交流活动。这一活动已过去近40年,当时在大薮二郎等日本青年心中埋下的“中国种子”早已生根发芽。
如今,早已年过半百的大薮二郎依旧活跃在中日交流的第一线,自2016年起他正式担任日中友好协会(下称“日中友协”)的常务理事,同时兼任大阪府日中友协副会长。在新冠疫情前,他多次带领日本大学生团体访华,又或穿梭在日本与中国各地间。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说,希望能见到更多中日间的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日中友协的数据显示,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与中国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比如,上海就早在1973年与横滨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1974年,陕西省西安市与日本奈良市签署友好城市协议书。
外交部网站信息显示,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16日应邀在线出席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日友好交流会议时表示,无论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得以顺利实现,还是中日关系取得巨大发展,都离不开两国各界几代友好人士的长期努力和无私奉献。以日中友协、中日友协为代表的一大批民间友好团体数十年如一日,秉持友好信念,将中日友好的种子播撒到两国各个角落,结出丰硕果实。无论中日关系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两国友好人士总能在困难之际挺身而出,坚定选择中日友好道路,为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交流促进中日友好
在过去50年里的中日交流中,让大薮二郎印象最深的便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以及随后中国的改革开放。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同年9月25日至29日,当时日本的新任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197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此后,1978年8月12日,双方于北京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同年10月23日,双方于日本东京互换批准书,条约正式生效。此后,双方先后于1998年11月和2008年5月发表《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上述四个政治文件构成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
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日本政府的邀请,对日本进行了为期8天的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此访也让大薮二郎记忆犹新,在大薮二郎看来,这是两国邦交正常化后的又一里程碑。据央广网报道,在完成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换文仪式后,邓小平开始潜心考察日本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邓小平参观了新日铁、松下、日产汽车等多家日本大型企业,并乘坐新干线列车从东京到京都。
50年来,中日两国间的友好协会通过各种活动与平台,积极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在中日双方各团体、地方政府以及各界人士间建立了广泛联系,促进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
比如,在经济领域,疫情前几乎每年日本商界团体都会访华,与中国企业界、经济界人士进行交流。这一中日间的大型经济互动,也被视为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大薮二郎强调,历任友协会长其实都非常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尽力在经济领域强化与中国的关系,通过扩大两国国民的交流,来加深相互的信赖关系。
在文化领域,日本多地近年来也在通过寻找“中国元素”,拉近与中国的距离。比如,东京市郊的东村山市希望用《龙猫》吸引中国年轻群体;日本西北部的新潟,除了因川端康成的《雪国》被中国民众熟知外,如今还希望通过象征好运的锦鲤与中国民众拉近距离;在与新潟县隔海相望的佐渡岛则是中国陕西洋县朱鹮的栖息地。此前,随着日本最后一尾本土朱鹮灭绝,通过租借、赠送等方式,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将朱鹮引入日本,使朱鹮成为熊猫之后在日本的又一“中国名片”……
大薮二郎强调:“通过交流,对促进互相的理解,促进日中两国的友好至关重要。”
塑造积极友善的相互认知
对于近年来一些民调结果显示中日民众间互不信任度上升的情况,大薮二郎认为两国间之所以互相理解不足,美国的影响很大。“必须促进民间的互相理解,让日本民众知道中国的事情,让中国民众知道日本的事情。”他说。
大薮二郎的一位年轻同事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2020年全球突发新冠疫情,当大薮二郎和京都府日中友协会长、日中友协关西片区代表田中彰寿得知当时的武汉防护用品等缺乏时,第一时间去大大小小的超市采购,所到之处却均已售罄。两人曾在前一年的8月到访过武汉,得到湖北武汉人民的热情款待,留下了很多美好记忆。“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激励着他们一定要为武汉人民做些什么。后来他们召开片区会,商讨对武汉提供支持与帮助,希望为两国友好续献爱心。”该同事说道。
外交部网站信息显示,9月1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王毅就构筑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提出五点看法。其中,他就强调,要加强引导,塑造积极友善的相互认知。中日民间交流源远流长,应与时俱进,继承弘扬。相互认知要秉持和而不同、以和为贵,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对方。两国政府和媒体应为两国人民客观友善的相互认知创造良好环境。
9月1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日友协、日中友协共同举办的2022中日友好交流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在中日两国同时举行,双方围绕“重温友好初心 共创美好未来”主题进行了坦诚、友好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并一致通过《共同倡议》。
《共同倡议》强调,要牢牢把握中日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和平、友好、合作之路;要坚定维护中日关系政治基础;要继续发扬“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优良传统;要继续大力推动中日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
孙卫东强调,核污染水排海问题关乎全球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日方应切实以公开、透明、科学、安全的方式处置。
1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含A股、H股和美国中概股)出现了一波幅度惊人的上涨,其中恒生科技涨幅达到70%。与一般性政策刺激预期下的春季行情相比,本轮行情属于“困境反转”,是过去数年压制风险情绪和信心的诸多风险因子出现反转,引起的估值修复行情。
去年,中国第四和第五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出现了微调。
自新政策实施以来,外国人入出境10.5万人次,签发签证证件1.5万件次,比新政策实施前分别增长了38.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