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疫情多点散发、消费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当前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发改委在纾困方面有哪些举措?
对此,11月1日,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郭启民回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发改委综合运用提质增效,减负纾困等各种政策工具,帮助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广大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发展。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举措:
一是促进宏观政策聚力增效。围绕市场主体加力加效实施宏观政策,强化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持续落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力稳住经济大盘,稳定市场预期。
二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落地。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是加大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统筹推进实施《“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和劳动用工的制度环境以及政策体系。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为返乡入乡创业园中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多渠道的政策支持,推动返乡入乡创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动落实降成本工作。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指导地方政府落实降低用水、用电、用气成本,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出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缓缴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实施社保费的“降、缓、返、补”政策,切实减轻各类市场主体负担。
五是发挥信用信息的融资支持作用。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有效推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实现量增、价降、面扩。
六是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消费端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持续稳定经营。
郭启民指出,下一步,发改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千方百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增强有效性。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条例》,聚焦个体工商户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改委表示,将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将按照先载货后载人、先隔离后融合、先远郊后城区的原则,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大部分政策举措将按计划在6月底前落地。
平台企业同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广阔空间,能够在数字赋能、流量扶持、市场拓展等各方面帮助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在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