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最新动态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进博十问|丁泓禹 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

第一财经 2022-11-05 12:29:42

责编:顾晓燕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3M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连。”

Q1:进博会已经来到了第五届。您及您所在的公司,参与历届进博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和体会?

A13M连续五年参展,几乎每年都亮相不同的展区,这也体现了3M作为一家多元科技公司,业务领域涉及之广。在过往的四届进博会上,3M首展、首发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赢得了中国客户的广泛青睐。进博会已然成为3M公司集中展示多元创新产品、深入了解本土市场需求、拓展各方合作的一站式平台。

无论是首届进博会上中国首发的PELTOR™ ProTac™ III环境声音耳罩,还是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亮相的新雪丽™100%循环再生保暖材料,亦或是第三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XHYBRID-X1净水器,第四届进博会上中国首发的应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CMP Trizact™研磨垫,3M的进博之路常走常新。依托进博会的影响力及平台效应,五年来,3M用心以新产品满足新需求,以新动向激发新灵感。进博会不仅让3M多元的创新技术与产品为更多人所熟知,也让3M得以深入把脉中国市场,将国际化的创新成果不断引入中国,惠及本土市场与本地消费者,并推动本土创新持续走向世界。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3M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连。连续五届参展进博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前景。中国是3M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将继续加码投资中国市场,推动在华业务不断迈上新台阶。

Q2:在本届的进博会,您所在的公司带来了哪些核心产品,它满足了中国市场哪些尚未填补的市场需求?

A2作为进博会的“五朝元老”, 3M今年围绕“科技赋能绿色未来”的参展主题,带来多款在首发、首秀的前沿创新产品与低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本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的3M™新雪丽™云纤保暖材料具有高保暖、轻量化的特性,含有50%循环再生环保材料,且采用全新加工工艺,优化产品加工流程,从原料和能源双向入手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

此外,3M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还在中国市场首发了Aura™9321CN+颗粒物防护口罩和用于汽车维修的3M™蓝色干磨网砂。专为中国消费者度身定制的Aura™9321CN+颗粒物防护口罩,中欧双重认证,采用特有的三面板设计广泛适应各种脸型。其特有压花设计帮助减轻眼镜起雾,以及柔软鼻垫、光滑内衬和适配多种眼镜的边缘曲线等人性化设计,搭配3M特有低阻力静电滤棉技术,兼顾安全与舒适。蓝色干磨网砂采用陶瓷氧化铝混合磨料,具备更快的切削速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提升钣喷车间的能效,同时有利于减少排放; 配合3M移动式干磨集尘系统,可收集95%以上的粉尘,创造更清洁的工作环境,确保人员健康无虞。

这些新产品也顺应了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我们相信3M 诸多降本增效、节能环保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能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赋能合作伙伴及行业客户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Q3:就您公司所在的产业而言,中国还有哪些市场需求与公司的产品相契合?

A3我们在中国市场看到了很多增长机遇,包括工业、电子、汽车、医疗健康、空气质量和安全防护等3M所涉足的前沿领域。在中国,3M的居家健康和职业安全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与信赖,未来我们也将再接再厉,不辜负中国消费者的每一份信任。

中国对现代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展的投资将为3M带来新的机遇。3M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实现在电子、汽车、工业防护等领域多个项目的本土化落地。

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长期以来的领军企业,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中国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未来,3M将一如既往地与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Q4:对于中国市场,您最期待的市场突破是什么,为什么?

A4:更为精细化的市场划分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要求我们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了解得更深更透彻,也需要更多的跨界创新与合作。无论是技术领域,还是商业模式,都需要打破原有的界限,寻求更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更快的发展速度。因为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制造要求我们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甚至要超前创新,才能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3M通过51个技术平台的交互应用,达成交互创新。我们的产品开发与商业化流程非常注重客户需求的挖掘与市场定位的分析,与客户紧密沟通,一起探索行业发展道路和最紧迫的需求,从概念产生、样品测试到最后的产业化都协同创新,以“客户为先”,确保不丢失市场先机。

Q5:过去几年间,哪一项国内政策的改变,带给公司最大影响,为什么?

A5一个开放的市场对于外资企业在华的投资决策非常重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将持续提高中国市场对外商的吸引力。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3M切身感受到并受益于中国市场稳步向好的营商环境。

2020年,《外商投资法》的推进落实开启了外商投资管理的新篇章,进一步降低税费、简化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都为外资企业创造了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3M将连续第五年亮相进博会,借助进博会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3M持续延伸本土触点、深化沟通联结,在过往的四届盛会上均有首展、首发的创新产品呈现。通过进博会,跨国企业得以享受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将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引入中国,这无疑提升了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信心,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Q6:过去五年间,您所在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如何,能否给予简单介绍?

A6我们多年来始终坚持“扎根中国,服务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3M投资于中国的本地生产制造、研发以及最重要的——我们的员工,且始终密切关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趋势。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制造业崛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出口驱动到推动内需再到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3M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发展步伐紧密相连,并借助创新产品与技术优势,持续推动中国经济与社区的发展。3M的创新产品在这里受到消费者和客户的亲睐。同时中国是3M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对于中国市场所提供的机遇充满信心。我们计划持续发力中国市场,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正如我们在过去三十多年所实践的那样。

Q7:对于未来的在华投资和发展,您能否介绍下公司的大致规划?

A7当前市场上新产品迭代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多元创新的诉求越来越多,为此我们也在不断投资,以加强与本地客户的协同创新、加快响应中国日益升级的市场需求,并通过不断加大国产化比重提升我们的供应链优势,增强3M在中国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在上海落户的3M全球首个汽车材料科学学院(AMSA)是我们进一步强化客户合作、加强行业协作创新的平台,为此我们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行业在产品与技术上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市场。

在上海设立的3M中国设计中心也让我们更贴近客户,与客户协同创新,并以个性化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市场。

去年进博会期间,3M宣布投资数千万元人民币在其苏州工厂设立一条半导体研磨盘生产线,该半导体研磨盘生产线已于2022年初实现量产,投用后与3M位于上海的半导体研发实验室形成合力,鼎助中国半导体行业客户获得更为完善的本土供应链支持。

今年9月,3M正式启用其位于上海金山工厂的结构胶测试实验中心,进一步加速“研发-生产-测试”全链路的本土化落地进程。实验中心的启用将使新产品在正式投入量产前,其配方优化、测试验证与提供样品的响应周期将从原先的40天大幅缩短至7天,凭借更突出的协同优势和响应速度,助力中国客户敏捷把握市场动向。

未来,3M将持续加码在华投资,实现在电子、汽车、工业防护等领域多个项目的本土化落地。

Q8:对于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创新,您所在的公司有哪些积极的进展可以分享?

A8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内包括电子及工业等领域客户如今快速迭代、多元创新的产品开发诉求越来越多,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国产化比重,持续加码本土研发,以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3M在材料研发、材料生产制造领域有百年历史;同时”创新”的基因让我们时刻关注并协助客户解决材料应用方面的需求。通过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人机互动等技术,我们现在不仅为客户提供新材料,更注重提供新材料的应用方案。3M全球粘接应用体验中心以及3M全球首个汽车材料科学学院在中国的落户,为我们与客户提供了绝佳的共创平台;能够让我们帮助客户将产品/材料性能和工艺更好地匹配起来,有效提高了新产品研发的效率,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协作创新。

Q9:公司如何将中国的本土化创新,与全球创新版图结合?

A9位于上海的3M中国研发中心是3M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3M中国研发中心的任务基本来说有两个。一个是立足于全球51个核心技术平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应用和产品开发;另一个则是发挥本地团队的主导性,利用国内资源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开发适合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创新科技和产品。目前,3M 中国已拥有超过 500 名本土研发人员,贡献了约千项专利发明,并在 3M 全球的研发网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3M将不断强化自身在技术层面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3M也在通过本土化创新,抓住这些机遇,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3M在中国的发展是和国内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息息相关的。一直以来,3M在过滤技术、无纺布技术领域,都是公认的佼佼者。鉴于中国市场对于水过滤、空气过滤产品的需求,多年来我们针对中国的空气和水质的特点及过滤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我们在无纺技术平台的优势,由全球与国内技术团队强强联手,开发了熔喷微纤维(blown microfiber)上的静电驻载的技术和无泵式反渗透液体过滤技术,设计了全屋净水解决方案,开发了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折叠式的KN95防护口罩。这些都是3M由中国带出去,被3M分享至全球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3M中国研发中心在高压输电产品和绝缘设备上的研发成果全球领先,已经申请到数十项专利,并早在2010年就成功将高压输电技术向英国市场输出。

我们也希望持续深入本土化创新,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继续借助进博会的广阔平台,把更多国际化的创新成果引入中国,不断惠及本土市场,并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助力中国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Q10:就您所在的产业,您认为国内的产业创新生态还有哪些不足,您有哪些建议给到行业。

A103M在中国已近40年,我们见证了中国在创新之路的成长并有幸参与其中。3M中国旗下目前有四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与各相关合作方积极联动与协作,共同提升本地的创新活力。

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我们在与国内企业、院校及其他单位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对创新的重视与投入。此外,过去10年,初创企业的活力,颠覆性业务模式的不断涌现,这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而我们也一直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我们中国研发中心也开发了诸多别具“中国特色”的新产品和服务,甚至被欧美同事借鉴。这也反映出了中国式的创新和速度。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