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9日,安永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重磅首发《2017-2022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五周年回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对于过去五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脉络进行梳理,旨在为海内外机构提供中国金融改革的整体概览,更好地理解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后疫情时代加强投资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信心。
在发布会上,安永中国金融改革工作组主管合伙人江海峰先生指出,回顾过去五年,中国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斐然的。通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参与区域经济贸易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中国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白皮书由主题报告与专题报告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主题报告通过从以下四个维度梳理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卓越成就。
1. 市场建设
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例如:逐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开展多领域合作等。无论是在银行、保险、证券以及资管业等都取得了重大发展,各个金融行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保障经济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机构引进
近年来,受益于监管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管理等国际金融机构争相在华落地,设立分支机构,如出现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相较于入世之初,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已迈上一个新台阶。
3. 业务开展
我国多措并举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跨境证券投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开放程度显著提升,国际投资者持续增持境内金融资产。中国不断完善境内外合格投资者投资机制,同时丰富跨境互联互通机制,开创了多项跨境产品,比如:沪港通,沪伦通,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等,让境内外投资者有了更多投资选择,加速形成了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4. 监管模式
监管部门不断探索、推陈出新,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促进金融对外开放,例如,由注重事前审批的模式向事中事后监管模式的转变以及从正面清单的模式向负面清单模式的转变,在完善开放体系的同时,不忘坚守风险底线。此外,行业自律协会在市场监管中也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白皮书同时指出,区域开放也是过去五年金融改革开放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全国已有21个自贸区(港),中国自贸区(港)从少到多、从无到有,形成了多领域复合型综合改革开放态势,东西南北中全方位,有梯度的开放格局。
在白皮书专题报告中,我们精选了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五周年以来安永发布的16篇与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相关的观点报告,按金融市场、银行及保险行业、证券行业、基金及财富管理行业四大专题进行分类,对金融业开放政策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并提出我们的洞察。
最后,白皮书中还对中国金融未来的开放前景进行了展望,并结合经济与发展合作组织(OECD)统计的FDI(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进行分析,表明中国未来金融开放仍有广阔空间。如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金融开放1.0版本的开始,过去五年发展代表中国金融开放的2.0版,二十大及进博会的召开,则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版本的到来。2022年作为开局之年,金融业开放的步伐必将进一步加速,安永也将持续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动向,为推动中国金融的高质量发展积极献言建策,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声音。
本文由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团队发布,如欲获取报告全文,请访问安永微信公众号。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尽管面临全球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中国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健,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运行平稳。
浦东将出台境外投资、跨境结算、数据出境、国别地区指南等一揽子公共服务政策,引导法律、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跨领域组团式合作,组织各类金融机构对接,提供多元融资服务。
对于美国现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耶伦表示,关税政策非常混乱,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局面让美国家庭和企业对未来不确定性感到无所适从,几乎无法做出任何规划。
信心来源于完善的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