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纬湃科技中国官方发布的消息称,公司将上调2022年全年预期,销售额上调至90亿至92亿欧元之间(此前全年预期为86至91亿欧元之间)。
动力总成供应商纬湃科技原属于大陆集团动力总成事业群,于2021年从大陆集团拆分后独立上市,交易市值达24亿欧元。自独立以来,纬湃科技加码在电气化领域的投资。根据最新发布的2026-2030中期规划,预计电气化业务在未来四年内销售额达到50亿欧元,到2030年有望上升至100亿到120亿欧元,电气化业务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收支平衡。
“随着电气化的快速发展,在2027年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关键节点,新能源车(包括插混和纯电动车)的销售总量将会超过燃油车。”纬湃科技中国区总裁顾睿华对记者表示。
随着汽车行业转型加速,传统内燃机业务会逐步萎缩,这将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带来一定的挑战,目前多家零部件巨头均对业务进行了调整。根据战略规划,未来纬湃科技会将目前的四个事业部(电子控制、新能源科技、感知与驱动和委托生产)重组为两大事业群(Powertrain Solutions和 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将所有产品按照电动化和内燃机进行了划分。其中,Powertrain Solutions主要整合核心内燃机技术和非核心技术,Electrification Solutions主要针对现有和有望开发的电气化产品。新成立的组织架构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
“我们正在寻找机会,将一些非核心技术尽快剥离出去。比如催化剂和过滤器的部分业务已经实现了逐步退出。”顾睿华对记者表示。从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纬湃科技已经在电气化业务上斩获了100亿欧元规模的订单,其中包含主力产品:电池管理系统、多合一车载充电器、高压逆变器和电动轴驱系统。
另一方面,汽车行业的转型使供应链的模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芯片领域为例,过去汽车厂商主要通过博世等一级供应商(Tier1)获得芯片,这是因为Tier1掌握部分核心系统集成能力,大部分汽车芯片仍需经由Tier1厂商才能送到主机厂手中。而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供应链模式发生了变化,主机厂开始通过与芯片企业直接结盟的方式自研芯片,这也给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挑战。
“电机方面,虽然主机厂比较倾向于自研,但到2030年仍有40%来自外部供应,且外采比例有所上升。而电池管理系统和逆变器则仍以外采为主,到2030年外采比例将分别为65%、70%。”顾睿华对记者表示,电气化的转型中主机厂将继续依赖零部件技术供应商,从外采的角度来说,蛋糕是非常大的。“相比2021年,外采的规模到2030年将有8~11倍的增长。”
顾睿华认为,主机厂在自研的过程中需要一些关键的零部件,这对Tier1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纬湃科技将在电动轴驱和热管理系统方面逐步发力。主机厂和Tier1的关系发生着战略性的变化,主机厂希望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能够向供应链前端逐渐推进,Tier1要主动融入主机厂的新理念,而执行能力和交货的确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根据纬湃科技最新发布的财报,2022年三季度销售额达23亿欧元,同比增长20.42%;净利润为-1380万欧元,去年同期为-9150万欧元。
“当前最大的瓶颈还是半导体的问题,两年前的芯片荒一直延续至今,一些重要的供应商因为芯片短缺而影响了客户的供货。”顾睿华表示。
美国总统特朗普29日签署公告,允许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在美国组装汽车的汽车生产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端游时代的老一线开始落寞了。”
中国之外的企业,燃油车巨头转型成功的不会超过5家。
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成果。
大陆集团预计2025年集团销售额约为380亿至410亿欧元,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率预计约为6.5%至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