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10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会议围绕推动2022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听取了前期月度形势分析会提出的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最新发展情况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研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青海省能源局介绍了聚力“源网荷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经验做法,有关省份能源主管部门汇报了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等审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会议指出,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94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1%;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建项目储备充足;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8.6%、风电平均利用率96.5%、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8.2%。
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大型风光基地建设工作。进一步推动第一批、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要重点抓好年底前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年底前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需求大,各电网、发电企业要加大并网力度,做到“应并尽并”“能并早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迎峰度冬”中的作用,坚决避免“保供缺口”与“大规模弃风弃光弃水”并存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证工作。针对新的形势要求,尽快完善有关制度,为开展绿证工作提供政策依据;认真做好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为绿证核发奠定基础。
会议要求,要全面梳理“并网等电网”“电网等审批”和“电网等电源”等问题清单,持续推动解决按月调度各单位反馈问题,为可再生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31个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18家派出机构,有关电网企业、发电企业,水电总院、电规总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同志参加会议。
业内人士预计,储能、配电网、充电桩等保障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韧性的项目将成为“十五五”期间中国能源投资新增量。
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5.7亿、10.8亿千瓦,占全部装机比重达到45.7%,已经超过了火电装机的比重。
该展览会是全球专业的光伏储能展,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材料、光伏电池等,涵盖了光伏储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废止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但总体而言,相关“政策收紧”是关键因素。
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984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