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广州新增的8761例新冠本土感染者中,来自海珠区的数量就达到了8582例,海珠92.6%新增感染者集中在凤阳街、南洲街、华洲街区域。广州海珠区成为了本轮疫情的“震中”。如今,该区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
11月17日傍晚,在广州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张永良表示,近日,海珠区每日新增阳性个案数仍处于高位,主要集中在高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其他区域仍有散发个案,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经综合研判,发布了《延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将实施时间延续至11月19日24时。
张永良表示,防控措施延续期间,海珠区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首先是加快核酸检测筛查;二是细化转运隔离;三是做好心理疏导。
张永良介绍,在细化转运隔离方面,采取“一片区一方案、一网格一策略”,科学评估每个网格的风险程度,落实应转尽转、应转快转,分门别类、轻重缓急有序转运,目前已转运9.53万人。对老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优先转运,第一时间呼车,落实床位。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通过跟踪实时传播指数(Rt)的变化,当前海珠区的Rt已经从一周前的2.2下降到了1.5,最近4天都维持在1.4-1.5之间波动。这说明近一周的防控措施,确实在逐步遏制病毒的传播扩散。
“但大家也看到,病例数在不断攀升,也反映了一个现实,那就是由于海珠区感染者基数较大,即便Rt值维持在较低水平,新增感染者的数量也会很多。”张周斌说。
张周斌表示,要进一步改善上述这种情况,需要更加聚焦,集中火力阻断高风险区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加强核酸检测力量,实行单人单采和抗原检测,为的就是尽快的发现;同时在省里的全力支持下,市里也在全力以赴增加隔离资源,包括方舱的建设、隔离板房的建设,其实就是为了实现尽快转运。因此,希望海珠区的市民,特别是高风险区的市民,能继续坚持居家隔离,并积极配合核酸检测,让快筛快检、快转快隔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才能降低新增病例的数量。
“从全市层面来说,荔湾、番禺、白云、天河、花都区通过这几天有力防控,前期聚集性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实时传播指数(Rt)都陆续回落至1.1-1.2,其中白云已经降到了1.0,可以说区域风险在逐步降低。而南沙、黄埔、增城、从化前期大部分聚集疫情都在收尾阶段,目前虽然偶有散发疫情,但在优化疫情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的指导下,我们还是可以做到及时有序处置。”张周斌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发现一起猴痘聚集性疫情,新疫情由2024年在非洲最先监测到猴痘病毒新变异株Ib引发。
哪怕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它也能尽心倾听,发声,让人感动。正是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让人们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让很多当时像我一样觉得无力无助的人,获得了迫切需要的帮助,感受到温暖。
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到逐渐步入规范,直播电商的历程伴随大厂战略更迭、短视频平台崛起、头部主播更替,充满了变革与挑战,第一财经始终站在一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度解析,记录并解读行业的每一步发展。
广东省最近一周新增报告病例突破2000例
瑞典报告一病例感染了在非洲发现的新型猴痘病毒变异株Ib,这是该病毒在非洲大陆以外传播的第一例。专家称该病例的发现很可能意味着欧洲有数十例未被发现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