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1月21日)通报:2022年11月2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3例,均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7例。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11月2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
病例1,居住于浦东新区,系外省返沪人员,抵沪后被落实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居住于杨浦区,接外省市协查通报后被落实隔离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居住于徐汇区,系此前本市报告的外省来沪本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病例6,居住于浦东新区,均系11月15日本市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年11月20日0—24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3例。
无症状感染者1—无症状感染者3,暂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4,暂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6,居住于松江区,
均系外省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被落实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7,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8,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9,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10—无症状感染者12,居住于杨浦区,
接外省市协查通报后被落实隔离管控,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13,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14,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15,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16、无症状感染者17,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18—无症状感染者20,居住于崇明区,
均系此前本市报告的外省来沪返沪本土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1—无症状感染者2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26,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27,居住于杨浦区,
均系11月15日本市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8,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29、无症状感染者30,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31—无症状感染者33,居住于嘉定区,
系11月19日本市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管控期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上海这5个区域划为疫情高风险区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案(第九版)》等要求,经研究决定,调整本市以下区域风险等级(具体时间根据相关区域按照国家要求落实相应管控措施起计算):
一、疫情高风险区(5个)
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礼泉路305弄2号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国顺路81弄1号楼
杨浦区大桥街道长阳路1318弄41号楼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鞍山四村第一小区26号
青浦区赵巷镇秀禾路235弄9号楼
二、疫情低风险区(5个)
下列街道、镇除高风险区之外的其他地区:
普陀区石泉路街道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
杨浦区大桥街道
杨浦区四平路街道
青浦区赵巷镇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抓好新一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高质量施工,全方位大力度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
为加快提升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全链条竞争力,上海将推动整车企业改革转型,加强全固态电池、大算力芯片、智能驾驶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应用,加快智己、奥迪、尚界等新车型投产上市,促进长三角地区及全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不断深化对汽车产业底层逻辑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对研发、生产和市场一线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更好把握发展机遇、掌握战略主动、赢得市场认可。
上海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国际企业在沪实现更好发展。
努力为全球企业在沪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