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由三峡集团与金风科技联合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风电机组,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上实现重要突破。
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16兆瓦机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推广使用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国重器”,以实际行动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业。
据了解,此次下线的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52米,叶轮扫风面积约5万平方米,约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轮毂高度达146米,约相当于一座50层大楼的高度。在满发风速下,单台机组每转动一圈可发电34.2千瓦时。根据多年平均发电量设计值,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超过66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能够满足3.6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煤约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万吨。
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3250万千瓦,持续保持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全球第一。
“防疫政策调整以后生意反而差了很多,本来一直都在盈利,这个月估计有点难了。”
海上光伏方面,面临案例经验少、配套政策不足等用海问题,以及海洋环境风险带来的技术、经济等多重挑战,目前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