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对从宏观经济增长、行业发展、企业绩效有何经济贡献度?
11月25日举行的2022全球数商大会发布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1~2022)》(下称“报告”)显示,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815 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 25%,整体将进入群体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要素对当年 GDP 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在 2021 年分别为 14.7%和 0.83 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数据要素对当年 GDP 增长的贡献率呈现持续上升状态。而从数据要素的贡献度来看,2019 年略有下滑,随后由于 2020 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数据要素对GDP贡献度仍呈现上升趋势。报告指出,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数据要素对 GDP 的贡献仍处较低水平,数据要素的经济贡献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根据报告,从对行业产业的影响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对数据要素最为敏感,其数据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在 2021年达到了 3.044,意味着当所有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数据要素投入每增加 1%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增加 3%。
其次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达到了 1.5699,数据要素投入每增加 1%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产出增加 1.57%左右,再次是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 0.5736,排名第四的是制造业, 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 0.4643,这两个行业中数据要素投入每增加 1%其行业产出分别增加 0.57%和 0.46%左右。
在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贡献方面,报告通过对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 研究中心大数据项目库 2021 年入库的全国 5000 余个项目数据以及对 726 家上市公司的问卷调研分别做深入地分析。
通过对5000多个项目信息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增加企业效益成果明显。总体来说,数据要素使得工业企业业务增长平均增加 41.18%,生产效率平均提高 42.8%,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 15.33%,能源利用率平均提高 10.19%。
同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数据项目主要集中在具体行业的运用层面,金融、医疗、应急、城市大脑应用的项目最多,占比 21.5%,其次数据跨行业融合应用 20.57%,再次是企业生产过程优化 17.92%,目前项目较少的是大数据存储管 理 2.96%和大数据安全保障方向 2.25%。数据表明,大数据的行业应用和跨行业融合是趋势,这一特点也反映出数据要素必须和行业具体场景和问题结合才能实现其促进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作用。
从企业层面来看,对于数据要素的应用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调查数据结果表明,63.29%的企业认为自身对于数据要素的使用 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 9.2%的企业认为自身对于数据要素的 使用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模式。
业务推动是企业投入数字化的内生动力。调查结果显示,54.23%的企业数字化投入是由业务驱动的,23.35%的企业认为数字化投 入的推动力是市场,13.05%的企业认为数字化投入的推动力 是技术。
隐私计算技术将成为数据要素产业的基建设施
金融机构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的“前锋”是开放银行。
“许多智能车型安装了200甚至300多个传感器,以某品牌汽车的传感器配置为例,一共包括8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几乎是一个360度无死角的一个感知系统,采集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李玉峰表示。
虽说现在定义不是很清楚,发展的乱象也较多,高平认为,总的来看数字资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趋势。
当前,已有部分法律文件从公法、私法层面对“数据交易“分别进行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