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中国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支持实体经济,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2、此次降准释放多少资金?
答: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批复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升级方案,以及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将与行业一道,不断丰富创新反诈宣传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防诈意识和能力,让更多人民群众成为反诈工作的宣传者、实践者、受益者。
三季度很可能还有0.25~0.5个百分点的降准空间。
央行于5月7日宣布实施降准与降息等一揽子货币政策,旨在应对外部挑战,促进市场流动性充裕,降低企业与居民贷款成本,并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等领域。
本次推出的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支持强度、适配性和精准性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