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一财经 2022-12-20 07:54:44
责编:方舟
一边是政策端的利好和资本端的追捧,各地规划建设目标宏大、配套储能项目要求高;另一边却是部分地区储能项目建设进度滞后,已建成的项目利用率偏低。记者近日采访调研了解到,随着我国新能源建设提速,加快储能等灵活性电源建设迫在眉睫。但受市场环境变化、行业标准缺失等因素影响,当前部分储能项目盈利水平不高,投资储能的企业存在顾虑,影响了新能源开发利用及电力可靠供应。(经济参考报)
储能
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在政策和资本双重加持下的用户侧储能市场将会去向何方,谁能“笑到最后”?
截至发稿,春兴精工、新朋股份等涨停,珈伟新能、金冠电气、能辉科技等涨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