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日宣布针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最新检疫措施,自12月30日起,7天内有中国旅居史的旅客,将在入境日本时接受落地检,如果被检测出阳性,原则上会进行7天隔离。
此外,日本还将限制未来连接日本和中国的航班数量。这一政策的实施细节将于后续在相关部门发布。
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刚刚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优化了中外人员往来管理,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这极大的刺激了国人出境的热情。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消息发布后一小时内,国际机票预订量就开始大幅增长,这样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7日凌晨一点多,然后在27日上午又继续增长。预订机票的出发时间则集中在一月中旬至二月初,热门目的地为东京、首尔、曼谷。
在日本之前,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增加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核酸检测要求。
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就宣布,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泰国和韩国的国际旅客前往印度时必须携带RT-PCR检测报告,在抵达印度时被发现有症状或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人将被隔离。
此外,从12月24日起,印度将在每个国际航班上抽取2%的旅客进行随机核酸检测。
韩联社也报道,韩国疾病管理厅已于12月16日将中国列入“检疫查验的重点国家”名单。
该措施并非入境限制措施,而是在仁川国际机场检疫阶段加大针对感染风险高且需要集中管理对象的入境筛查力度。体温超过37.5摄氏度的入境人员通常被归类为有症状者,而重点检疫对象的标准为37.3摄氏度。若来自重点国家的入境人员体温超过37.3摄氏度,本人及同行人员需要一同接受核酸检测。
韩国防疫部门表示,将综合考虑境外输入病例数、各地确诊病例数、出入境游客增势等因素每周灵活调整该名单。
据意大利外交和国际合作部网站Viaggiare Sicuri,自12月24日起,米兰马尔彭萨机场将对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不分国籍)进行入境新冠核酸检测。这一政策暂时执行至2023年1月30日,到期后将重新评估是否延续。
2025“上海之夏”将面向境内外旅客策划推出一批针对不同客群的特色主题产品,打造商旅文体展跨界联动新体验,形成“票根经济”新模式。
2024年杭州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16.69万人次,同比增长107.8%,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02.98%。
上海发力打造的首发经济、首店经济,自带文化、体验消费属性和网红特征,与入境游客的新需求不谋而合。
所有品种、用于主食的大米销售给批发商的价格是去年同期的1.6倍,达每60公斤24665日元(约合人民币1162元)。每公斤大米折合人民币价格超过19元。
面临明年潜在的关税风险以及美联储降息放缓的挑战,亚洲股市究竟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