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造就技术进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

2022-12-27 19:26:39

作者:彭文生    责编:高雅馨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提升,对生活水平提升的影响,都可以简要的被总结为G2模式。

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有五个关键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五个关键词排在第一位的是创新,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生活水平,最根本的因素是技术进步。

在过去,人们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是某些偶然因素导致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技术进步本身是内生的,是人们的创新活动带来的,所以科技创新或者更广范围的,包括经济模式创新是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提升我们生活水平的根本力量。

技术进步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组织创新经济?这可能是大家现在思考中国经济,包括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我们回顾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生产力的提升,对生活水平提升的影响,都可以简要的被总结为G2模式,这个G2模式就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

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说美国在前沿做技术创新,这样的技术创新通过商业化的引入,改善、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促进全世界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商业化的引入,需要什么呢?它需要规模,有了大的、生产性的规模,有了大的市场,才能够快速降低商业化的成本。

所以过去几十年中美的G2合作模式,美国在前沿创新,中国则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能力、制造业能力和最大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的商业化引入,赚了很多钱,这些资源支持他们继续创新,继续站在技术的前沿,所以美国是受益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是受益的,中国通过技术创新的商业化引入,在制造业过程中,通过干中学、学中干,技术追赶快速提升,所以过去这几十年,尤其过去这三十年,中国的技术进步非常快。中国和前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前沿水平的差距快速地缩小,所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受益的。

全球都是受益的,受益于中美之间科技创新的合作。一个新的发明创造的商业化,引入单位成本快速下降,全球受益。当然,现在这样的模式遇到新的挑战,尤其是地缘政治这些因素推动的、所谓逆全球化的新的形势之下,这样一个合作模式遇到挑战。

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既没有一些关键原材料(铁矿石、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领域,比如半导体,也面临一个所谓的卡脖子的风险。另外就是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美国对中国,作为最大的供应来源,他们也有新的担心。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产成品生产和出口中心,所以美国担心它的制造业商品的来源过度集中在中国是不安全的,所以有一个去中心化的,所谓的“近岸、友岸、回岸”,制造业的产能变迁。这些都是刚才提到的,全球创新的G2模式挑战的一个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思考中国经济未来的创新,中国的技术进步,我们有什么优势值得重视。这里面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规模经济,它有几个方面的体现。

第一,规模大,尤其在制造业环节,大规模的生产有一些固定成本,可以更多地分摊,使得单位成本更低,这可以说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产业链布局的一个最大的竞争优势。

第二,大国在一些公共服务方面分摊的成本也比较低,比如一些基础设施,一些医疗、教育的公共服务,包括国防开支。人口多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分摊、落实到单位,每个人身上的负担相对比小国就轻一点。

另外在知识型经济下,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的关键。知识型经济时代,规模效应就更加突出,因为知识是公共品,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有公共品的属性,一个发明创造,整个社会都享受。这个享受的范围越广,总体提升的效力就越高。

我们思考创新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其实我前面提到,经济学对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认识也是一个演变的过程。早期的经济学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是一些偶然因素,现在经济学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人们的创新活动带来的。支持创新活动,促进技术进步这样一个内生的过程,实际上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经济规模。同等的条件下,经济规模越大,创新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们看到这次二十大报告提到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提到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怎么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一般的理解我们可以说人口多、负担重,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首先是不容易。

第二,中国一旦实现现代化,进入高收入国家,因为我们的人口规模巨大,那我们的经济总量必然是全球最大的,必然对全球的经济、政治、社会格局带来重大的变化。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讲,因为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根本的来源,人口规模巨大也有它的特殊含义。人口多可以做更细化的分工,刚才提到的规模经济优势,无论是分工的细化、降低单位成本,还是公共服务负担的分摊,再或是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效率提升,它都受益于“人口规模巨大”这样重要的因素。

现在,我们中国和印度应该是两个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长远来讲,中国和印度应该是未来最大的、最终需求的市场。同时从生产端来讲,中国现在有超过8亿的劳动力,印度的劳动力不足5亿,虽然印度的人口总量和我们差不多,但是劳动力的数量明显低于我们,这是因为它们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比较年轻,小孩多,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低。所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规模,从人口的因素来讲,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仍然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刚才我也提到知识型经济,科技创新,规模经济的效应体现的更明显。科技创新怎么来体现,其实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力资本,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在2020年超过两亿,同时期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印度和美国,它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不足一亿,这是中国未来创新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基础。

为什么过去人们不太重视规模经济?

过去我们做经济分析,大家不太重视小国和大国的差别。刚才讲到,大国能够更好地、更有基础地享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一个直接的含义就是:在同等条件下,大国经济增长比小国更快,大国应该比小国更富有。但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十年大家不重视,因为有很多小的国家、小的经济体,经济增长比大国更快、更富有,为什么是这样?这是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小的经济体通过参与全球分工,享受整个全球经济的规模效应。比如韩国,作为一个中小型经济体,它占整个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20%。这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经济体,通过参与全球市场的分工,服务整个全球市场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

在新的形势之下,地缘政治的重要性上升,未来的经济活动不仅仅是看成本、收益,还要看地缘政治,看一些非经济因素。在这种逆全球化的环境之下,小国的规模劣势可能就要回归到与过去不一样的状态。反过来讲,大国的规模优势可能会更加突出。

规模经济受到重视,还有另外一个新的载体,就是前面提到的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大。从农业经济的土地到工业经济的生产性资本,到知识型经济的科技数据,其非竞争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讲,它的公共品属性和外溢效应越来越强,规模经济效应越来越强。

这个世界上这最没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就是土地,我们要促进创新,发挥好规模经济效应,最关键的是政府和市场建立伙伴关系,光有规模不一定有规模经济。前苏联也有规模,但是计划经济模式之下,它的规模经济效应就没有有效发挥出来。

如何发挥好规模经济效应,其实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面就讲的很清楚,社会的财富,国家的财富,来自于分工、细化,来自于市场交易,什么是分工细化的基础呢?人,首先是人口多,第二得是市场经济。

所以促进创新,发挥好规模经济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人口规模,另外一个是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怎么样促进科技创新,它也有一些新的特征。比如说科技创新,知识型经济是公共品,一个人的发明创造整个社会享受,而发明创造需要投入,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所以收益是社会的,投入是自己的,而投入的成功概率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导致一个科技创新领域的结果,就是个体、个人机构在研发投入人力资本的培养,这样是低于社会所需要的理想水平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和市场建立伙伴关系。

政府的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投入,改善教育,增加研发投入,尤其是对一些创新项目的直接支持。

二是设立设计,建立一个好的、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这体现知识产权保护、资本市场等。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它能够更好的匹配收益和风险,更大的风险和更大的收益匹配。所以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创投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后面的公开上市,整个链条对经济,对社会,来动员资源,投入到创新领域,都非常关键。

怎样通过政策规则的设计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创新的资本市场非常关键。从中国来讲,我觉得资本市场促进创新,一个根本的方面是要加强对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只有对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防止、尽力减少甚至避免大股东侵犯小股东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才可以有一个好的市场生态,能够真正促进这些小企业在创新经济发展、促进技术进步里发挥一些关键的作用。

 

(作者彭文生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