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正嵌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它让办公和生活高效便捷,给实体产业插上翅膀,同样也在影响着社会公益,在农业、教育、残障群体中……数字科技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成为数字商业文明发展的一种新特征。
当AI算法连接到听诊设备,听障人群重新装上清晰的“耳朵”;野生动物保护团队遇到AI视觉技术,装配上敏锐高清的“眼睛”;地标农产品连上区块链,拥有了彰显身价的闪亮“名片”。“一朵小红花”掀起的全民网络公益,连接起亿万爱心。
此类种种,是腾讯和公益伙伴们利用数字科技探索公益实践的切面,也是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公益的一场长期实验。众所周知,互联网公司每年向社会捐赠不菲的资金和物资,也在利用网络效应放大公益乘数,而在数字时代真正到来,前沿技术也成为一种公益资源,成为社会公益事业可用、必用的巨大赋能力量。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说,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腾讯从最初的企业公益、到企业社会责任、再到现在的可持续社会价值,都牢牢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将互联网能力、数字技术能力以及商业能力紧密结合,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去解决社会问题,做到科技向善。
图为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使命愿景,同样也是时代的命题。进入新的商业文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形成共识:科技不仅要创造社会财富,更要注重社会价值。
数字技术的社会红利
科技连接上善意,它不再是冰冷的代码、数据。
有3亿注册用户的腾讯会议,让线上办公变得方便,这个新的国民产品背后的AI技术,也帮助很多听障人士感受到更真实的世界。
在广东韶关,500名听障老人率先戴上了装有腾讯天籁AI算法的助听器。有些老人多年来在忍受听障痛苦,家人面对面讲话也听不清,矫正了听力之后,变得像正常人一样沟通。
2022年9月25日国际聋人日之际,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聋人协会的指导下,腾讯天籁行动召开2022年度发布会,继在人工耳蜗场景验证天籁AI技术价值,将人工耳蜗语音清晰度提升40%后,腾讯发布了完全自研的助听器核心算法解决方案,携手助听器厂商推出挚听(腾讯天籁inside)助听器“公益助老款”。
图为腾讯天籁 inside 助听器
这款自研 AI算法加持下的助听器将复杂场景下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85%,让千元级国产助听器媲美万元级进口助听器的性能。产品入选了工信部《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基于“天籁银发关爱基金”,通过与政府、辅听设备厂商、公益机构共创共建合作,天籁行动首期面向韶关500位听障老人捐赠助听器。
图为天籁行动项目团队为韶关农村老人验配助听器
天籁行动作为一个公益项目,不仅为超过 1.1 万的听障人士提供了帮助,也实践了一个互联网公司“科技向善”的愿景:利用腾讯积累的技术,改善听障人士的听觉体验。从传统公益向可持续社会价值创造迈出了一大步。
数字技术也正在农业领域大施拳脚,在“中国蔬菜第一县”山东莘县,应用区块链作为质量溯源系统的底层技术,向全国市场交出一张公认的“蔬菜名片”。腾讯安心平台的数字化技术,为“莘县”以及更多优质农产品产地插上数字化翅膀——计划在三年内助力一百个优秀地标农产品品牌建立数字化新动能。
数字化技术在甘肃、山东、四川、青海等多个农业大省的市县、乡村成功落地。用数字技术为当地的蔬菜、马铃薯、香菇等农产品,疏通了链条、扩大了流通、擦亮了标签。
腾讯副总裁丁珂表示,腾讯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技术、能力和行业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农业、农村的广阔场景中。未来腾讯将继续依托安心平台技术能力,凝聚各方力量,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地方农业深度融合。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开放、协同和分享。科技公益也极具互联网色彩。十多年来,腾讯用数字化技术为社会各界和公益架起桥梁。
蔚然成风的“99公益日”在配捐机制、公益透明化建设、行为公益、公益互动新模式等方面持续创新。今年99公益日期间,共有超过5816万人次爱心网友捐出26亿元,公众筹集善款总额超过33亿元,将投入到乡村振兴、教育助学、医疗救助、灾害救援等领域。带动100余家企业,千万网友参与公益共创。
觅影辅助诊断技术、科普辟谣、在线问诊、微信消费券……此类种种,数字时代蓬勃生长的技术力量,结合新的组织形式,正在源源不断释放社会价值。
科技企业的时代命题
科技向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只是腾讯公司的选择,也正在、并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纳和践行,并成为它们的产品力和竞争力。
2021 年 4 月,腾讯正式启动了第四次战略升级,成立了新的组织,提出 “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 战略。与“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一起成为腾讯发展的底座。
马化腾在谈及腾讯的第四次战略升级时曾表示:随着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数字化、智能化,我们越是深入其中,越是看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弱势群体,对我们的期待、对利用数字技术的迫切需求;我们的服务对象,就这样从用户,发展到产业,再到社会 ,最终指向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腾讯所追求的可持续社会价值 “ 创新 ”,是努力用腾讯的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新发展格局下的重大议题,解决社会需求的难点、痛点。这一战略的实现,主要依托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探索可持续的实现路径。
腾讯的科技创新在社会价值领域的创造也极具互联网风格。比如把游戏科技等应用到实体产业中。我们看到在数字时代的游戏,早已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也在变成突破核心技术的“引擎”。基于腾讯游戏AI技术的“绝悟”,开始探索帮助医生审阅十亿级像素大小的高分辨率病理图像,精准实现“大海捞针”。
腾讯以产品能力见长,它的产品创新也因为发挥社会价值,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河南抗灾时,大家印象深刻的“救命文档”成功帮助救援人员与受灾民众信息对接。这篇文档24小时内超过250万浏览量,让不少身处险境的受灾群众成功脱险。除此之外,还有十多款腾讯产品,全方面参与救灾服务。这些原本用在办公场景的产品,因为社会应急的需求,有的新的生命力。
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路径是社会共创,腾讯的尝试摸索出一条数字科技企业参与社会创新的创新模式。比如,今年4月,腾讯为村发展实验室作为计划执行方参与农业农村部在全国乡村推广的“耕耘者振兴计划”,腾讯和村支书们一起共创,把乡村治理方法和流程升级为积分制小程序,村民们用上了数字OA系统,治理效率、内生动力得以激发,这个小工具从湖南油溪桥村的实践被快速推行了起来。
今年夏天,16名00后深圳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特色班(简称“腾班”)大学生,在腾讯工程师指导下,基于腾讯AI平台开发出了首款AI养鹅小程序,将鹅中“劳斯莱斯”狮头鹅的存活率提升了30%。
基于前沿技术的共享共创,正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和组织模式。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腾讯在 “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 和 “ 共同富裕”基金中已规划支出177亿,其中最大的投入为“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拿出100亿元人民币,稳定支持 200-300 位杰出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50 亿元将规划使用在公益领域,包括公益数字化建设以及一线公益帮扶,为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和数字能力服务保障。
回顾过往,郭凯天称,腾讯公益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之上,经过十多年的运营和坚持,腾讯公益平台、腾讯99公益日、小红花等系列,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互联网平台。未来,腾讯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身的科技能力、商业能力,和政府、社会以及各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与此同时,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庆幸的是,我们在他们身上看到越来越多的行动。
当科技有了温度,企业也披上可持续发展的铠甲。
大趋势催生龙头,背后对应长期潜在较大的投资回报。
《徐汇区关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实施意见》适用于依法经营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依法经区政府批准的支持对象。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公立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力量,理应把公益性放在第一位,在医院的具体管理、发展理念、宏观规划和政府投入上,都要突出公益性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