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起飞的竟然是“泻药股”。
2023年首个交易日,A股低开高走,截至1月3日午盘,沪指收复3100点,新冠药物题材板块走强。
消息面上,受疫情影响,止泻药品蒙脱石散脱销。带动资本市场上蒙脱石散概念受关注,其中康芝药业(300086.SZ)、仟源医药(300254.SZ)涨停,涨幅近20%,此外,方盛制药(603998.SH)、易明医药(002826.SZ)等多股涨停。
公开资料显示,蒙脱石散是一种治疗腹泻时常用的辅助药物。
“当前囤积和抢购药物的行为,令部分游资再度开启短线炒作行为。”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上炒作的现象仍需警惕,此类情形下更要回归公司业绩基本面。当前医药板块普涨,但涉及概念复杂多变,针对相关概念的炒作需留心加以分辨。
近期,围绕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治疗需求,A股医药板块内个股轮番大涨。
包括受熊去氧胆酸、连花清瘟、布洛芬等药物需求大增,对板块内个股影响持续发酵,以岭药业(002603.SZ)、新华制药(000756.SZ)等多只个股一度大受资金追捧。
博时基金权益投资三部基金经理张弘对第一财经分析称,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步放开,医药市场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从板块估值来看,除去疫情炒作的影响,2023年整体医药的估值大致合理。具体看来,当前板块内龙头公司的估值已跌到2019年平均水平,随着板块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增速回升,看好2023年医药整体走势。
通联数据显示,申万一级行业生物医药板块在2022年累计下跌15.04%,估值为25.11倍。
“长期看来医药行业仍处于成长期,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之前传统医药受疫情和集采影响较大,目前这个压制医药板块的因素开始发生边际改善。”汇丰晋信医药高级研究员吴晓雯对第一财经分析称,另一方面创新医药开始进入兑现期,创新主线开始发力,接下来业绩和估值双升将带动传统医药板块重回稳健增长。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成长性,国内医药行业目前的总量和结构都不足。”张弘分析称,未来GDP中的医疗卫生支出占比稳步提升,医药行业新的周期会形成新的主线,行业有巨大的总量性和结构性变局空间。对于中药行业可以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理解,具体看好传统中药转型、有股权激励、中药配方颗粒或饮片的中药企业。
2023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目前新冠及其他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部分省份登革热处于高发季节,个别南方省份流感疫情呈上升趋势。
大V有话说 | 虽然当前劳动力市场仍存韧性,但未来随着美联储继续加息,预计短期借贷成本将超过收入增长,释放美国经济衰退的预警信号。
大V有话说 | 虽然端午假期出行的人变多了,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在“穷游”,消费水平甚至不及疫情之前,侧面反映出人们消费意愿依然不强的现实。
根据采样日期, 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逐渐增加,从5月1日-5月7日的84.6%,增长到5月22日-5月28日的92.4%。
今年4月份,美国方面允许在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后48小时内使用Gohibic治疗住院新冠重症成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