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运开启,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运,相较于以往,它将呈现出怎样不同的特点?航空、铁路、公路,在经历客运量和业绩承压后,2023年它们究竟能恢复到怎样的状态?其中谁的业绩确定性更强?二级市场上谁的相对收益更优?中信建投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韩军为您详细解读。
韩军
中信建投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
2022年水晶球最佳分析师交通运输第四名,Wind金牌分析师交通运输第五名
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交通运输第五名,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交运物流第四名
客、货运量均较往年大增,客运量或恢复到2019年70%水平?
韩军说,相较于往年,今年春运在客运方面呈现出三大特征:居民出行需求量大幅增加、地区之间客流分布不均衡、商务出行需求比往年偏弱。总体来看,今年春运客运量预计恢复到2019年70%的水平。而同时在货运方面,春运期间快递包裹量比去年同期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可见货运需求也是大幅增加。
三大出行方式复苏态势各异,其中公路板块业绩修复确定性更强?
韩军说,在疫情放开叠加春运催化的情况下,整个出行板块短期进入快速恢复阶段。而从2023全年来看,航空、铁路、公路等子板块复苏态势各异:
•航空:2023年客流量将恢复到2019年70%-75%的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客公里的票价会影响到整个航司业绩的变化。
•铁路:高铁客流量的修复将明显快于普铁,主因高铁出行的渗透率大幅提升、高铁网络加速建设能够更好满足出行需求。此外,票价的修复将有助于高铁收入端恢复。
•公路: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预计2023年公路板块将会呈现量价共同修复态势,业绩修复确定性更强。
2023年高速公路和高铁板块的相对收益会优于航空板块?
韩军说,目前航空板块的股价已先行一步上涨,并且呈现阶段性背离,未来行情趋势需要看基本面与估值的匹配程度。相较于航空板块,韩军认为,2023年高速公路和高铁板块的相对收益会更优,其中更看好兼具“防御+进攻”属性的高速公路板块,因其不仅拥有10%的高股息率,且业绩修复确定性更强。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规划提出至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
2月6日,《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作者唐纳德·舒普逝世,享年86岁,引发了学术界、交通业者和爱好者的广泛怀念。
2024年1月至11月,安徽省公路水路投资总量居全国第8位、投资增速居全国第10位,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
广州南沙聚焦企业出海投资意愿打造一站式服务,通过港区多式联运优势助力跨境电商等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