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 | 激活流动性,北交所亟待引入更多“活水”

第一财经 2023-01-19 09:56:29

作者:杜卿卿 ▪ 周楠    责编:杨佼

投资者数量充足是一个证券市场交易活跃的基础。

广咨国际地量成交,引发各方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市场流动性的担忧。不过,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困境显然并非仅是个股问题。

从年初到年尾,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翻了一倍,总市值反而缩水300多亿。以2022年全年数据来看,市场平均市盈率从年初的40多倍跌至不足19倍,换手率从38%降至11%。而科创板和创业板目前平均市盈率都还在40倍以上。

证券交易所设立初期流动性不足是一般规律,但是,北交所流动性出现问题却另有其必然性。从投资标的和资金需求两端适配性来看,北交所在板块定位与投资者准入方面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北交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与此同时,北交所投资者门槛50万,以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自然人投资者为主。小市值公司对大资金而言,存在“水大鱼小”的尴尬。以2022年末数据来看,162家上市公司中,市值低于10亿的有116家,占比71.6%。10亿~20亿有30家,20亿~50亿有12家,50亿以上只有4家。

交易型投资者的缺失,使得北交所这一中小市值板块在市场环境多变时更容易出现投资者群体不足的情况,造成流动性的大起大落,进而导致估值体系失效。

“北交所设置50万资金门槛,出发点是以机构投资者和专业自然人来盘活市场交易,但是目前北交所标的多为中小企业、市值规模较低,对专业机构吸引力不强,而50万自然人属于高净值投资者,本身群体规模有限,容易形成一致的投资预期和风险偏好。”有业内人士提出,要提升北交所市场流动性,建议适当降低北交所投资者门槛,设立更多基金产品,吸引机构资金加快入市,从投资端扩大源头“活水”。

探索降低投资门槛

要激活市场流动性,北交所需要形成一定企业规模、提供适配交易机制,同时扩大交易型投资者群体,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财经近期约访专家,对北交所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密集“会诊”,并先后刊发《北交所市场流动性问题,症在何处,如何破解?》、《优质企业是北交所流动性提升基础,两大举措或能“打开入口”》、《增加做市、完善减持,北交所交易机制改革仍有空间》,点出问题,并从企业端和交易机制进行了讨论。

投资者数量充足是一个证券市场交易活跃的基础。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近日表示,聚焦流动性提升和估值定价功能改善,在融资端,北交所将系统研究优化发行定价、战略配售、限售减持等制度机制;在投资端,则将以更大投入引导和调动各类资金参与,引导公募基金加大北交所股票配置,开发指数基金与特色产品,便利市场组合投资、被动投资。

截至2022年底北交所的合格投资者数量达到526万户,而同期科创板投资者超960万户,是北交所市场投资者数量的近2倍,创业板在2020年8月24日投资者数量超过5000万。

“科创板曾在2020年8月因流动性衰减引发市场对其投资者门槛的讨论,相较于同样50万门槛的科创板,北交所公司对投资者吸引力更低。”有业内人士提出,只有投资者基数足够多,在这样的参与率下市场流动性才能有所提升。而且未来随着北交所推进市场规模扩容,也需要更大的投资者群体以实现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进行更加充分的估值定价。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第一财经表示,在投资者门槛降低、调降交易经手费、北证50发布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未来,随着北交所定价机制的改善、市场的持续扩容以及交易机制改革的推动,机构投资者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于市场运行和上市企业治理的参与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此前北交所已经在逐步降低投资门槛,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已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力度尚不够。”田轩认为,除降低投资门槛外,还需要持续丰富投资品种,并拓宽投资渠道,尤其是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要放宽战略配售、公开发行、定增等方面的投资条件。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他建议,门槛的设置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进一步分类分级(如20万、30万、50万),同步匹配推出“T+0”交易机制,并做好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北交所目前投资者准入门槛高于创业板和主板,与科创板持平,作为一个机构市场,在不调降门槛的前提下,其实更有条件、有资格去探索推行T+0,以及取消个股涨跌幅。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探索降低门槛的同时,也要注重打造北交所“机构市”的特色。

“如果从投资者角度,我是希望降门槛,带动流动性提升。但从长远来看,沪深市场是从低门槛起家的,相比于降门槛,提高门槛更难。北交所的50万门槛的设定,更有助于形成机构市。”力量资本总经理朱为绎对第一财经表示,北交所需要明确打造机构市的定位,并推进转板,这也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发展。

便利机构投资者配置股票

机构投资者是科创板和创业板配置重要力量,也是北交所希望引入的投资者群体。

数据显示,科创板专业投资人在2022年的交易额占比、持股市值占比分别达到65%和84%;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总市值已超过5800亿元,配置科创板比例近10%;社保基金、保险公司、QFII等长线资金合计持仓流通市值占比超过5%。创业板方面,在2020年8月24日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占比超5成。

北交所方面,目前10只主题基金、8只指数基金已为市场带来70亿元左右资金,但除这些基金外鲜有其他基金的重仓股中披露有投资北交所股票,与科创板、创业板中基金重仓情况相去甚远,指数产品亦与科创50跟踪产品800亿元规模有极大差距。

有业内人士提出,北交所目前价值发现功能较弱,急需设立更多基金产品,进而逐步向两创板的良好投资者结构转变。

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种,丰富不同期限、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匹配多元化投资需求;要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强投研能力建设,重视权益投资,尤其是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还要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畅通多元维权通道,形成健康稳定的市场投资环境。

“北交所要吸引机构投资者,要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思考机构需要什么,需要适销对路的政策和产品。”一位新三板市场的投资人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比如公募基金,大基金不买小股票,如果个股的市值太小就无法入选投资标的池,公司的风控都不能过,更不用提配套的投研投入。

同时,他还提出,能够买得进、卖得出,是机构投资的基本逻辑。“因此,个股要有流动性,且能保持一定的连续交易。”该投资人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