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扩消费: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

2023-01-20 15:13:23

作者:荀玉根    责编:张健

作者:荀玉根、梁中华、侯欢(荀玉根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自2019年末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消费一直是经济复苏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恢复偏慢。

自2019年末新冠疫情出现以来,消费一直是经济复苏的薄弱环节,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恢复偏慢。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与此同时,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近期人口流动也逐步开始恢复,对消费的改善形成有力条件。展望2023年,在外需降温,出口承压的背景下,消费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那么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抓手在哪儿?中长期促进消费的方向从何出发?本篇报告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1

扩内需:消费为何优先?

从海外发展的经验看,在经济增速换挡后,消费的作用往往会有所抬升。从欧美地区来看,自1960年以来,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70%之上,且近20年间波动较小。从亚洲新兴经济体来看,消费占比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符合经济规律。在快速工业化阶段,投资和出口的重要性提升,消费占比相对减少;随着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重新成为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力仍有待挖掘。

从产业角度讲,制造业升级到了一定程度,进一步升级的速度放缓,三产服务业的占比会抬升。纵向来看,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服务业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横向来看,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均有所提升,2020年美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14%。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会持续增加。

回看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在抬升,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疫情出现之前的几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均保持在50%以上。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相比之下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的贡献率仅分别为13.7%、20.9%。

从产业角度看,2016-2019年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随后受疫情影响有所回落,但是2021年仍然达到54.7%,高于第一产业的6.5%、第二产业的38.9%。进一步看,2019年批发零售、信息服务业、金融等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高。但是2022年以来,服务业的贡献有所减弱,尤其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行业的贡献回落较为明显。

从政策角度讲,决策层对于消费的重视逐步加深,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看,关注促消费的政策方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强调基础性作用。从规模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投资、出口。从质量看,消费升级势必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二是,强化民生导向。扩大消费要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紧密结合。三是,倡导绿色消费。消费方式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加深:“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

政策上之所以多次强调促消费,主因2022年以来的消费增速受到了较大冲击。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0.2%,相比疫情之前2019年8%左右的中枢有较大差距。从单月情况看,社零增速自9月以来持续回落,并于10月份转负,在11月份进一步降至-5.9%,在2022年年内仅高于4月的-11.1%、5月的-6.7%。12月份社零增速降幅收窄,一方面,与居民药品需求增加有关。另一方面,2022年车购税减半政策即将退出,居民购车需求集中释放。但未来消费能否快速回暖,仍需进一步观察。此外,限额以上单位零售情况也反映了相似趋势。

2022年以来,消费承压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疫情扰动下,居民消费场景缺失,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恢复偏慢。从限额以上单位的情况看,2022年,服装鞋帽和针纺织品的零售额同比增速-6.5%,其中11月单月更是降至-15.6%,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平。同时,餐饮收入同比增速-5.9%,而疫情之前这一中枢在9%以上,其中12月份同比增速降至-17.8%的低位。从近期情况看,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0.44%、4%,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2.8%、35.1%,假期旅游的恢复程度自端午以来持续回落。从观影情况看,今年元旦档的票房收入约5.5亿元,同比2022年、2019年下滑45.7%、44.6%。

其二,房地产供需两端承压,对相关产业链的消费形成拖累。2022年限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1.9%,其中家具、建筑装潢材料、家用电器音像器材的增速分别为-7.5%、-6.2%、-3.9%,合计下拉0.37个百分点,降幅在各类商品中位居前列。12月份商品房销售降幅虽有所收窄,但是表现疲弱,相关商品零售额也随之低位运行。

其三,居民消费意愿不足,可选消费品的零售受到更多影响。从限上单位的情况看,2022年化妆品零售增速-4.5%,在疫情前2019年这一增速达到12.6%。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5个月,汽车零售额增速一度降至-9.9%,随后在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推行下,汽车消费降幅逐步收窄,但是8月份增速再度回落,并在11月份降至负向区间。我们认为,可选消费偏弱主因在于疫情以来居民收入受损,更多偏好储蓄而非消费。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去年4月消费者意愿指数骤降,至今仍在低位徘徊。

2

他山之石:消费如何复苏?

疫情之下,多数地区经济遭受冲击。为了推动消费的恢复,美国、我国香港地区的措施值得借鉴和思考。疫情之下,美国财政快速扩张。在疫情散发的2020年,美国共推出五轮财政刺激法案,规模达到3.8万亿美元,其中1季度约2.39万亿美元。这使得美国财政支出快速扩张,赤字随之攀升。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达3.35万亿美元,是2019年的三倍之多。通过转移支付,美国居民收入高增,推动商品消费恢复。长期以来,美国居民消费的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较为一致。但是在疫情爆发后,二者明显背离:美国消费增速大幅回落,居民收入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一直高增长。主因在于,美国实施居民救助计划,通过转移支付使得居民的财富并未缩水。而消费之所以回落,主要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尤其是服务消费形成较大拖累。相比之下,商品消费较快恢复,并且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后来随着管控放松,服务消费也逐步复苏。

消费券的发放也是恢复消费的重要举措。疫情散发使得我国香港地区的经济遭受冲击。为了推动复苏,我国香港在2021年6月1日公布了大型消费刺激政策:对于拥有永久居留证的市民分别在8月1日、10月1日发放面值2000港币和3000港币电子消费券。截止2021年底,约有630万人成功申领消费券。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官网,宋铮等学者对2021年我国香港的消费券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自政策宣布起,消费券用户的每周支出平均增加约200港元,至2021年底共增加约5400港元。也就说消费券的发放使得居民额外增加支出的规模是面值的1.09倍,其中在非耐用品和服务类方面增加的支出占总支出增量的比重达到57%-63%。此外,当样本限定在政策推出前后消费模式较稳定的“活跃用户”后,消费券带来约4000港元的额外支出,即面值的80%

从政策的持续性看,在公告期间,消费者支出每周大约增加 29.3 港元,而消费券发送之后每周增加 248.4 港元。尤其是在第一次、第二次发放的当周,消费金额分别为600港币和900港币。在两次发放消费券的后两周,短短四周时间的消费增长占了总体消费券面额的一半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政策效果并非替代效应导致,因为这并未减少未发放电子消费券的平台消费。此外,消费券政策还产生了溢出效应,即非消费券用户在电子支付平台的消费也有所增加。

3

恢复和扩大消费:抓手在哪儿?

当稳增长压力较大时,我国内地也曾积极推出促消费措施,主要集中于家电、汽车领域。对于家电行业,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消费低迷,经济增速放缓。为了扩大内需,商务部、财政部于2007年12月提出在山东、河南、四川等地区试点“家电下乡”政策,随后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并于2009年全国推广。同年,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也陆续展开。

对于汽车行业,2009年,国务院审批通过《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减征乘用车购置税措施,决定自2009年1月20日起,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由之前的10%减按5%征收。之后减税力度有所减弱,车辆购置税税率于2010年被调整为7.5%,并在之后恢复至原来水平。此外,还决定开展“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措施。

2009年促消费广泛推行后,在家电行业,空调、冰箱、洗衣机的销量增速快速攀升,直到2012年才开始回落。在汽车行业,2009年汽车销售得到明显提振。这也推动整体消费回暖,2009~2011年均保持着约17%的高水平增速。需要注意的是,在政策退坡后,相关消费品的销量随之下滑,主因或在于促消费政策使得后期居民的需求提前释放。

2015年,随着内需回落,我国汽车市场表现疲弱,这使得车购税减半等相似的政策再度推行。尽管本轮政策对汽车销售的推动仍较为明显,但是效果不及之前。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在于,汽车消费的繁荣往往与居民总体需求扩张密切相关,而汽车优惠政策效果也受此影响。2009年我国地产销售强劲和汽车消费的繁荣较为同步,随后地产需求高位回落,汽车销售增速也快速下滑。2015年地产需求先行扩张,对下半年的汽车销售形成支撑,并且加快汽车政策效果的释放。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也推出了促汽车消费政策。在全国层面,从6月至12月车辆购置税减半。10月起,全国二手车经销企业可以反向开具二手车销售发票。在地方层面,各地积极推出配套举措,包括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增量号牌指标,20多个省市实施汽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多个省市取消皮卡进城限制。2022年8月1日起,相关地区取消国五排放标准二手车限迁政策。从政策效果看,我国汽车消费短期得到提振,但是随后开始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疫情扰动下,居民消费场景缺失。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受损,叠加地产下行,消费意愿不足。

从近期部委对2023年的工作表态看,我们认为消费受到的支持力度或有所提升。

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随后部委层面针对促消费政策进一步表态。去年年底,商务部表示,汽车、家电、家居、餐饮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是消费的“顶梁柱”。着力稳定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餐饮等行业恢复发展,促进家电家居消费,推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快发展新型消费。消费发力离不开资金支持。银保监会表示,鼓励大宗商品消费,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在财政方面,我们认为对消费的支持力度也应有所提升。一方面,提高消费能力。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2022年4月国常会提出,将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以投资带消费。我们预计今年地方专项债额度或在3.75万亿元附近,提前批额度或有所增加。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或进一步增加。

中长期角度,《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为我们明确了全面促进消费的方向。

对于传统消费,汽车、居住领域仍是重要一环。在汽车领域,通过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释放出行消费潜力。加强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对于居住消费,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对于服务消费,在文旅方面,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养老方面,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医疗方面,着力增加高质量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此外,促进群众体育消费,鼓励发展家庭管家等高端家政服务等。

对于新型消费,可以重点关注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共享经济和新个体经济等新业态的发展。对于绿色低碳消费,促进居民耐用消费品绿色更新和品质升级,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规范发展汽车、动力电池、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利用行业。对于农村消费,推动农村居民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升级。引导县域引入城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考虑到去年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决策层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规划,我们认为接下来促消费政策或从以下方向出发。在对象上,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基础,近两年受损较多的领域有望得到更多支持。一方面,去年房地产供需两端承压,今年“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势必得到进一步落实,促进装潢、家居、家电等居住消费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受疫情冲击较大传统消费,餐饮、文旅或得到更多帮扶。此外,符合长期战略规划的领域或将进一步强化。今年以来促汽车消费被部委多次提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为了加快促消费政策效果的释放,在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后,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对于传统消费,去年上海等多个城市通过发放消费券,且以多档“满减”优惠的方式促进家电、百货等消费需求,但是相比我国香港地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提升幅度有限。未来可以取消核销率较低的券种,适当提升优惠力度,提高消费券发放规模。

其次,对于居住消费,房地产的供需承压是主要拖累。鉴于此,一方面,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需发力,为保交楼贷款、住房租赁贷款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因城施策保障地产平稳运行。我们认为,对于有需求支撑的大城市来说,面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可以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释放调整限购政策。对于需求不足的中小城市来说,房价继续调整或才能看到需求端的好转。

再者,对于服务消费,释放超额储蓄。过去三年疫情期间,教育、文娱、交通通信等消费规模明显低于潜在规模。主因在于疫情的压制,但是也使得居民超额储蓄提升。未来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我们认为要推动供给和需求良性循环。政策端可以提高对服务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提振企业信心,加快消费场景的恢复。

最后,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因此,我们认为今年可以适当提升个人所得税减免力度,加强社保补贴,以此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荀玉根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