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今天是春运的第24天,2023年春节假期运输服务保障顺利结束,春运也已过半。从春运前半程来看,全国铁路、公路、水陆、民航运行保持平稳,运力配置充足,应急保障有力,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煤炭、粮食、医疗物资等各类重点物资运输畅通。截至昨天1月29日,全国铁路、公路、水陆、民航累计发送旅客8.92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9%,比2022年同期增长56%。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累计7.44亿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4.6%,比2022年同期增长21.5%。春节7天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计发送旅客2.26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4%,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3.06亿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5.6%,比2022年同期增长33%。
韩敬华指出,1月27日正月初六,返程客流迎来高峰,当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509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6.7%,比2022年同期增长83.1%。其中铁路发送旅客1218.5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3.6%,比2022年同期增长34.6%。公路发送旅客362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54.3%,比2022年同期增长114.4%。水路发送旅客73.5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55.3%,比2022年同期增长53.5%。民航发送旅客17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15.1%,比2022年同期增长39.8%。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6029.1万辆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2%,比2022年同期增长29.7%,小客车流量达到了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韩敬华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春运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动态研判客流和货流趋势,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切实做好春运后半程运输组织、疫情防控和物流保畅保通等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健康便捷舒畅出行,全力保障重点物资畅通有序。
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
规划提出至2035年,南京将全面建成链接全球、辐射全国、区域共享的海陆空运输网络。
2月6日,《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作者唐纳德·舒普逝世,享年86岁,引发了学术界、交通业者和爱好者的广泛怀念。
2024年1月至11月,安徽省公路水路投资总量居全国第8位、投资增速居全国第10位,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
广州南沙聚焦企业出海投资意愿打造一站式服务,通过港区多式联运优势助力跨境电商等业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