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美国完全避免衰退或发生轻度衰退的道路是狭窄的。”
IMF预计,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2.0%降至2023年的1.4%和2024年的1.0%。同时,美联储本轮加息的终端利率将高达5.1%。
古兰沙表示:“现在有很多关于美国经济软着陆和硬着陆的讨论。换言之,美国经济是否必须经历衰退?经济衰退的程度有多深才能使通胀降下来?”
他解释称:“IMF最新预测认为,美国的失业率将从目前的3.5%升至2024年的5.2%。期间,通胀有望继续放缓,并回到美联储设定的目标水平。就历史数据而言,5.2%的失业率仍是低位数据。因此,我们的基线预测认为,美国并不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
“诚然,风险仍然存在。诚如我此前所言,货币政策恐需进一步收紧。若通胀变得更加持久,劳动力市场持续紧俏,就需要进一步的紧缩政策。此外,一旦金融状况趋于负面,可能推动美国经济进一步放缓。当然,这不是我们的基线预测。”古兰沙补充道。
美国财长耶伦(Janet Yellen)周一表示,一旦近期促使通胀飙升的疫情期间种种扭曲现象消退、价格压力降温,持续疲软的通胀可能会重新成为美国经济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长期挑战。
对此,古兰沙持有相似观点。
“在度过了通胀稳定期(inflation stabilization)后,我们将面临怎样的局面?实际利率最终将稳定在怎样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古兰沙解释称:“IMF认为,在疫情和能源危机发生前,美国所面临的实际利率低下的问题将再度发生。彼时,由于无法进一步降息,央行无法有效实施经济刺激政策。”
“另一部分观点认为,美国将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较高通胀的环境中。”古兰沙补充道:“IMF更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性,即与美国财长耶伦所说的内容更为符合。”
这张试卷在曾经的低通胀、零利率和流动性过剩情况下,央行答卷子能场场过关。这一切在最近两个星期宣告彻底结束了。
市场喊衰退来了的实质是与美联储博弈。
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成分股业绩不佳拖累。
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能不能反转,而这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美国开年通胀数据走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通胀持续回落的乐观预期。尤其需求驱动的通胀仍未明显降温,提升了美联储“制造”衰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