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前景广阔,时机未到—中国养老产业展望

2023-02-10 13:30:27

作者:中信证券研究部    责编:张健

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驱使市场节奏分化,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明显,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

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驱使市场节奏分化,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与代际转换趋势不完全契合,产业发展节奏需分门别类仔细判断。具体来看,中国养老金体系日趋完善,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50后”消费能力不足。需观察人口形势和政策方向,预计养老金融先行爆发,养老服务与用品将逐步完善。

中国老龄化加速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潜力,但人口代际差异明显,养老产业正处在黄金时代的黎明。

截至2021年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14.2%;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8亿,占总人口18%,产业潜力巨大。但是,建国后三次“婴儿潮”具有代际差异:当前老龄人口主要是第一次婴儿潮“50后”,人口数量、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均不及第二次婴儿潮赶上改革开放时代红利的“60后”和“70后”,后者尚未进入老龄。因此我们认为,代际差异和代际转换的节奏将驱动养老产业细分市场发展出现分化。

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政策重心在于整体产业补短板。

养老产业大致分为养老金融、养老服务和养老用品三类。“十四五”规划将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养老服务”列为三大扩内需方向之一。养老金融重点强调老有所依,夯实养老财富储备,优化三支柱体系,助推财富管理发展;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篇幅最多,强调创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推动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等,补短板政策意图明确。

二三支柱发展迅猛,养老金融市场大有可为。

预计到2030年将有近10万亿增量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养老金融的核心是养老财富储备及其投资。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覆盖率高但趋于极限,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第二支柱发展快速,第三支柱方兴未艾,特别是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后,催化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日渐丰富。综合来看,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养老金融市场到2030年将有9.6万亿增量资金。“60后”和“70后”群体寻求更高养老金替代率和更优质老龄生活,有充分养老储备需求。预计养老金融将迎来大幅成长,开启从地产到金融、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进程,为资本市场持续提供长线资金,从而助力有活力、有韧性市场的持续繁荣。

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市场时机未到,核心堵点是当前“50后”老龄人群消费能力不足。

从供给来看,老年用品发展滞后,养老护工、养老床位距离“9073”目标存在巨大缺口。但有效需求不足才是问题核心——当前老龄主力“50后”收入来源主要是基本养老金和子女收入转移,整体收入水平偏低,难以承担高品质老年用品和服务,无法推动市场有效扩容。参考日本“段阶一代”的养老产业发展案例,我们认为只有等到“60后”和“70后”完全步入老龄及其后数年,相关市场需求才会迅速增长。

整体产业静待花开,需要观察人口形势和政策方向,把握具体节奏。

养老金融增量可期,契机可能早于代际转换;养老服务和老年用品需要耐心,直到代际转换完成。养老金融方面,第三支柱发展初期,银行具有渠道优势,并占据养老账户这一关键枢纽,建议关注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关注提供丰富养老产品、资管能力出色、提供综合康养服务的综合保险金融集团;关注养老FOF等业务保持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

风险因素:

养老产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第三支柱参与率不及预期。

杨帆为中信证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师)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