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财产保险监管工作会议2月15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2023年银保监会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2年以及党的十九大以来财险监管主要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2023年财险监管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2年财险监管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主动发力,积极作为,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有效防控行业风险,提升保险保障服务能力,认真开展中央巡视整改,推动财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会议认为,党的十九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财险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走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绩。财险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整体风险可控,2022年实现保费收入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提供风险保障12457.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支付赔款9078.2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219.4亿元,同比增长25%,为1.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6万亿元。截至2022年底,财险业总资产2.7万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9.0%。
会议指出,2023年财险业将继续处于良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增保障、控降风险、保险为民”,着力开展“保险增量、风险减量”行动,奋力开创财险监管工作新局面。要引导财险业持续深化改革,坚持守正创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复苏增长,积极发展绿色保险、气候保险、网络安全保险、信创产业保险、新能源保险,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着力开展“风险减量”行动,做好前置减险、合规控险、精算计险、稽查化险、处置出险工作,提升“防”的能力、“减”的实效和“救”的服务,不断控降社会风险、行业风险,为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和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保险保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财险监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艰巨,财险监管要挺膺担当,迎难而上,坚持做到“三个务必”,走好“五个必由之路”,扎实履职尽责,推动财险业实现保障有力、市场有序、监管有度、风险有底、创新有支持、投资有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以来,两市ETF资金净流入约2000亿,其中沪市ETF净流入近1300亿,占比约七成。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未能实现其目标,反而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成为世界秩序的维护者。
此次收购对忠利集团偿付能力比率的影响约为-1个百分点。
作为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空天技术等众多战略新兴技术的重要载体和综合经济形态,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
上海财险业在健全科技保险发展机制、提升科技保险发展质效、扩大科技保险辐射范围以及涵养科技保险发展生态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