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同时批上市的两款国产新冠口服药,即先声药业的先诺欣以及君实生物的民得维,目前已投入医疗机构中使用。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君实生物的民得维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开出首张处方。首批民得维已进入上海浦东新区等地的多家医疗机构,并正式向全国供药。
据介绍,民得维一个疗程为期5天,每隔12小时服用一次。该药的首发报价795元/盒/疗程,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该药品临时性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患者按照不同的参保人群、按照年龄段,在不同级别的医院报销比例不同。患者仅需承担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如果按个人自付10%计算,仅需不到100元。
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在医疗机构上市的时间略早于君实生物的民得维。早在2月11日,先诺欣已开始陆续供应各医疗机构。
目前先声药业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产能爬坡阶段,在相关数据支持下,公司将首批先诺欣优先用于国内用药需求较大的区域。“‘用药需求较大’的定义是,在第一轮阳性中感染率较低的区域,我们认为他们会更容易受到下一轮疫情的冲击。”
先诺欣的定价为750元每盒/疗程。同样,该药品也临时性被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
这两款药物均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但作用的靶点有所不同,先声药业的先诺欣属于3CL蛋白酶抑制剂,君实生物的民得维属于RdRp抑制剂。从治疗机制来看,3CL蛋白酶抑制剂是在新冠病毒复制时抑制这种酶的活性以阻止病毒复制的效果,RdRp抑制剂的作用原理是“诱骗”病毒的RNA聚合酶优先和自己(药物)结合从而终止病毒RNA的复制。
如何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同时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利用,是一个重大挑战。
《通知》重点从集采药品耗材的进院、使用、监测、考核、反馈等各环节提出细化措施,体现出部门间协同监管、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的政策导向。
此次新规,一方面对医药代表的从业资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外,另一方面明确了医药代表与医疗机构间的行为准则及令行禁止的行为。
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
截至目前,“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达到45家,引进港澳已上市药械品种79种,惠及湾区居民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