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2月24日发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009号(财税金融类199号)提案的答复函。
针对《关于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在期货行业应用的提案》,证监会表示将支持各期货交易所在开展区块链应用中,融入更多参与方。
具体看来,近年来证监会大力推进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领域应用,鼓励各期货交易所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支持各期货交易所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期货市场的应用场景,提升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区块链技术在期货行业的应用,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度高、投入期长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系统工程。各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建立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客户的生态体系,支撑区块链技术在期货行业的推广应用。
例如,郑州商品交易所持续开展可信仓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实现仓单增信,形成可信仓单,加强交割仓库管理,保障期货市场仓单货权安全,发挥仓单的担保融资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交通银行、中粮贸易辽宁有限公司,共同搭建仓单质押融资联盟链平台,并顺利落地非标仓单质押融资业务。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登记系统青岛联盟链和浙江联盟链中深度应用,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
证监会称,下一步拟继续丰富青岛和浙江项目品种以及联盟链合作范围,开展上海项目建设,从保税品种拓展到完税品种,同时引入物联网配套技术,努力搭建“北有青岛、南有舟山、中有上海”仓单登记雏形,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打造“国家级”基础设施。
证监会也将支持各期货交易所在开展区块链应用中,融入更多参与方,如生产、运输、质检、海关、司法等相关角色,形成规模效应,最大程度发挥区块链可信信息共享的效果。
此外,人民银行支持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开展金融科技创新。为推动国内碳市场发展、提高碳资产流动性、有效防范碳金融风险,人民银行正在研究碳期货及碳金融衍生品创新、交易和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力争更好地发挥科技手段服务我国碳市场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类“平准基金”作用,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健全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市场各参与方的内在稳市功能。
长三角数链基于“1+1+1+X”架构体系,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区块链基础设施,目前已完成1200台专用算力设备组网。
会议指出,坚守安全底线,国库监督效能不断提高;加强系统建设,大力提升国库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区块链等创新技术将能为中医药出海提供更大的助力,在中药标准化、药品溯源以及药品的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