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的凌先生在招商永隆银行旺角分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足不离港”顺利办理相关手续,轻松申请开立了内地银行账户。
“整个流程非常简便,不用亲自到内地办理,感觉超级正!”凌先生表示,在内地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后,他总想着到内地开设银行账户,但却抽不出时间。
“现在,人在香港也能帮我开立账户,省下很多时间,日后在内地会方便得多。”他说。
早在2019年3月、12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分别在全国率先启动香港、澳门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试点,支持年满18周岁且已在与内地试点银行合作的港澳见证银行开立账户的港澳永久居民,无需前往内地,直接在港澳见证银行网点申请开立内地Ⅱ类、Ⅲ类个人银行账户;开户成功后,在港澳领卡激活、绑定内地移动支付工具,即可享受内地消费支付便利。
“4年来,代理见证开户试点为港澳居民在内地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更优质便捷的支付服务,获得港澳特区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更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纳入16条惠港措施之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持续便利大湾区人员和经贸往来,2022年9月起,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扩大试点银行范围,新增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东亚银行3家银行参加试点,并将已在香港、澳门分别试点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业务范围交叉扩大至澳门、香港。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港澳地区代理见证开户分别覆盖香港地区286家、澳门地区56家银行网点,分别惠及超过70%、85%的香港、澳门居民;截至2023年1月末,香港、澳门居民通过代理见证方式共开立Ⅱ类、Ⅲ类个人银行结算账户23.5万户,累计交易1570.8万笔、金额112.9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占比七成以上,有效便利了港澳居民在内地公共交通、医疗、购物、饮食等民生领域的支付需要。
“伴随着大湾区经贸往来和民间交往愈发密切,粤港澳居民对互联互通、无缝衔接的金融支付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有序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的同时,我们持续推进大湾区支付服务互联互通,深入打造湾区支付服务无障碍生活圈,加速推进一批先进支付成果共享至粤港澳三地。”
近年来,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着力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建设,推动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再添六地三行,试点银行已开立单位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7.7万户,助力大湾区贸易投资结算便利化提档升级;持续便利大湾区移动支付服务,推动港澳版云闪付、微信香港电子钱包、支付宝香港电子钱包、中银澳门跨境钱包、澳门通电子钱包等5个跨境电子钱包在内地民生场景的融合应用,累计交易1574.6万笔、金额27亿元;深入拓展港珠澳大桥、入境签证缴费、广深城际铁路、澳门车牌琴澳合作区无感停车等多个移动支付跨境应用项目,有效满足了粤港澳三地人员往来、各类资源高效便捷流动的金融服务需求。
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深港两地应通过政策协同、平台共建与资本互联,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生态。
我这次上会提交了三份提案,聚焦如何提升广东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为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建言献策,具体包括:促进和鼓励国际组织在广东省设立办事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促进大湾区数字人民币应用。
如何进一步促进区域平衡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如何更好地加强粤港澳合作?
据悉,2024年,安全保障了广东进出港船舶652.5万艘次,运输货物27.6亿吨,集装箱4687万标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