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个零碳校园指南发布 建议多种方式减少校园碳排放

第一财经 2023-03-02 12:00:56

作者:一财区域    责编:刘展超

碳排放核算是实现零碳校园的第一步。

3月1日,《零碳未来青少年校园/社区指南》(下称“指南”)发布。这是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零碳未来项目组指导下的关注少年儿童双碳教育的公益项目。

指南编制主要专家蒋南青表示,这是首个零碳校园行动指南,既有碳的专业性,也融入教育元素。本指南特别针对中小学生,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在运营和行为方面,而这些属于企业或项目碳核算范围之外的减排核算,目前还很缺乏专业研究,编制指南迈出了第一步。

对比之前提出的绿色校园,零碳校园更加注重碳排放源和计算,特别强调师生行为和碳汇的作用,比绿色校园更加量化,也有着更强的参与度。教育系统师生对于碳排放缺乏认知,而碳专业人员又在教育和宣传方面欠缺,因此需要资历丰富的专家和青少年教育机构,以及广泛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网络,来更好地调动资源。

碳排放核算是实现零碳校园的第一步。指南首先制定了校园和社区碳排放源核算流程,将校碳排放源分为实体、产品和活动三类。其中,实体类包括各种用途建筑物,服务点和停车位等物理实体;产品包括日常使用的水、电、燃料、纸张、塑料、垃圾;活动包括服务、快递、出行、会议、回收等。

在开展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碳减排和碳汇核算管理流程。碳减排流程需要更多制度性校园社区文化建设和管理机制,以确保行动的有效性,并可以与教育文化体系融为一体。指南建议依照减量、替代、循环再生等原则,总碳减排量由改变能源替代、交通、减少塑料包装和纸、避免废弃物处置的减排量等不同方式组成。

指南特别针对消费端行为减排的量化制定了核算方式。个人绿色行为减排量核算主要依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生(Recycle), 此外还有替代(Replace)、共享(Share)、再制造(Re-manufacture)和租赁(Rent)等模式。绿色行为减排量核算是比较由于采取绿色行为避免减少的碳排放数据与对应的常规行为基线排放,计算由于减少能源、电力、额外包装、交通配送、针对这些方面,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发展推动循环回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