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联合授信监管升级,大型企业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一并纳入

第一财经 2023-03-05 17:55:35 听新闻

作者:杜川    责编:石尚惠

增进银行间授信信息共享,推动银行同业合作,并约束多家银行对单一企业的过度融资行为。

由于我国银行业同质化比较严重,“盯住同业”成为诸多银行在授信决策时的重要考虑。但近年来,一些信用风险事件爆发涉及的金融债务金额较高,也牵扯到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

3月3日,为了抑制银行机构多头融资、过度融资、“垒大户”等行为,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联合授信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在2018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化联合授信试点工作要求。

从内容来看,包括对大型企业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等,原则上应当一并纳入联合授信企业名单;不得盲目依赖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标准,也不得为争取客户放松风险管理要求,坚决避免过度竞争和“搭便车”“垒大户”等行为等;要求异地机构积极加入联合授信、加强联合风险防控、压实牵头银行责任等。

市场分析认为,健全联合授信机制是支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

避免多头融资

联合授信,是指拟对或已对同一企业(含企业集团)提供债务融资的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改进银企合作模式,提升银行业金融服务质效和信用风险防控水平的运作机制。

具体来说,联合授信是一种机制,并不单单是多家金融机构为同一企业(集团)共同授信的过程。

业内专家认为,本质上联合授信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多头融资,导致授信银行对企业授信过度。避免出现当经济上行时,因授信拥堵造成企业乱加杠杆乱搞副业,或在下行时因金融机构纷纷抽贷、集中退出造成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的现象。

中国银行海南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少辉表示,《通知》是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举措。联合授信是降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一项制度安排,其主要目的是增进银行间授信信息共享,推动银行同业合作,并约束多家银行对单一企业的过度融资行为。

实际上,对于信用风险防范,此前金融管理部门已经建立了一套监管规章制度体系。

2015年,国家首次提出“降低企业杠杆率”;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2016年10月,《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发布,明确银行机构应“通过建立联合授信等机制,完善客户信息共享,综合确定企业授信额度,并可通过合同约定等方式,避免过度授信,防止企业杠杆率超出合理水平”。

2018年6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以试点方式开展联合授信工作。

银保监会称,总体看,联合授信机制运行良好,对于提升银行信用风险管控水平、加强信息共享、改善企业融资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知》不改变《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的具体条文,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提出深化联合授信试点工作要求。

建立联合授信企业名单

虽然过去近5年里,联合授信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行业大企业债务规模大、杠杆率高、财务负担重、存在严重风险隐患的情况仍有或已经出现风险。

《通知》具体包括十二部分,从充分认识联合授信的重要意义、及时确定企业名单、异地机构积极加入联合授信、加强联合风险防控、压实牵头银行责任、强化履职问责、深化银企合作、进一步发挥自律组织作用、发挥与债委会的协同作用、做好与打击逃废债工作的衔接、加大政策宣传、规范信息报送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通知》要求及时确定企业名单。对于企业注册地与主要经营地不一致的,由主要经营地银保监局负责名单统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尽可能与纳入名单的全部企业建立联合授信机制,努力做到应建尽建。对名单内未建立联合授信机制的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渠道充分共享信息,在审慎评估其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提供融资,避免过度授信。对大型企业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等,原则上应当一并纳入联合授信企业名单。

“这有助于做细做实联合授信工作,发挥联合授信在防范金融风险、规范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

同时,《通知》要求符合跨区域开展业务条件的异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入异地联合授信,对于关联关系复杂、异地授信规模较大的大型企业集团,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推动联合授信工作。

王少辉认为,分层细化的联合授信机制旨在进一步推动银行间信息共享,抑制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授信过度,压缩企业多头融资的制度空间,提升银行金融机构风险管控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王少辉建议,金融机构和行业需提升联合授信管理能力。首先,加大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依托金融科技优势加快系统建设,将分散在各机构的客户信息特别是风险信息梳理整合,对联合授信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信息整合共享。其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联合授信风险管控模型。在企业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基础上,通过大数据分析经济周期、行业分析、企业现状、监管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联合授信额度测算模型,提高额度核定的透明度和标准化。再次,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大风险因素在考核中的占比,避免为了业绩考核而给企业过度授信,注重考察企业资金的实际需求量,加强授信管理要求,建立全面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理念,从源头控制风险的发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