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快培育壮大环境服务业,多位代表委员支招

第一财经 2023-03-09 12:34:43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胥会云

环保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分散,缺乏龙头企业和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服务企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不足,品牌效应薄弱,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针对环境服务业企业“多、小、散”、资产运营能力弱、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制定环境服务业整体发展规划,建立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制定并发布环保工程师注册推进计划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推动我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公司董事长刘怀平说。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1.8%,比当年GDP增速高3.7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为1.8%。

刘怀平介绍,当前,环保产业正在由以环保装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为主向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等环境服务为核心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受益于环保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及其配套措施的相继实施,环境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他同时表示,目前,专门支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文件还较为缺乏,涉及环境服务业的政策法规基本都包含在综合性环境法规及环保产业政策中,缺乏整体战略布局,部分已不能适应环保产业新的发展形势需求。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分散,缺乏龙头企业和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服务企业,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不足,品牌效应薄弱,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刘怀平说。

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2020年,13105家被列入全国环保产业重点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和全国环境服务业财务统计的环境服务专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6974.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仅有7.1%,营业收入占比则高达79.8%;而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达76.3%,营业收入占比则仅有6.5%。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介绍,与传统环保装备制造业相比,我国环境服务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在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环境服务高新科技研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缓慢,不少核心技术仍处于研发、引进、消化吸收阶段,支持环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亟待突破,环境服务业尚未成为环保产业的关键产业。

生态环保产业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摄影/章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介绍,环保项目的公益性特征明显,盈利性偏弱,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度高,“企业资金链一旦产生问题,将影响保障环保设施正常安全运行的能力,存在较大风险”。

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以垃圾循环利用为例介绍,目前这一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产业化、工程化能力低。从事垃圾循环再利用的企业成本高、利润低。而垃圾的收集、运输、堆存、分拣、破碎、筛分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应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在全国范围进行统筹谋划,整体推进”。

在3月8日举行的“2023年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女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介绍,近年受到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纪疫情的影响,生态环保产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冲击,严重程度和波及面之广远超过2018年部分企业的债务风波。“值得欣慰的是,广大生态环保企业在困难面前,在国家一系列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的支持下,不等不靠,积极开展自救,对未来仍充满信心。”他说。

今年两会期间,刘怀平建议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强对环境服务业的扶持,制定环境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战略;完善环境保护标准和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环境法规、政策、标准等政策工具促进环境服务业的发展;在政府项目和国企项目中加大对环境服务业的支持。

刘怀平还建议,引导环境服务企业向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培养和支持提供综合环境服务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业服务能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领一批优秀企业形成产业链梯队,发展壮大环境服务业市场。

李书鹏建议,建立环保工程资金专项账户,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确保环保资金专款专用,资金及时到位,提高款项支付效率,保障环保企业资金正常流转。同地,制定并发布环保工程师注册工作的后续推进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我国环保事业。开展继续教育,保证从业者知识体系持续更新;鼓励高等院校在环境专业教育中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从供给端加强应用型高素质行业人才的培养。

郭承站表示,生态环保产业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今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将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产业高科技、复合型、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进“政产学研孵转用”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增效,加强生态环保产业政策、科技、数字、人才、金融和市场赋能。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