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关于防止将制造强国与发展服务业对立的思想和政策倾向的建议

2023-03-09 17:34:11

作者:陆铭    责编:蔡嘉诚

中国长期存在过于注重生产而不够注重消费的特点。而消费的增长才真正体现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其意义无需赘述。但最近一段时间,不时有观点将制造业强国理解为要抑制服务业,要维持制造业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并且把制造业比重的下降等同于制造业的空心化。一些地方在制定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也把保持制造业的比重作为政策的目标。

对此,要正确认识制造强国和制造业比重的关系,否则反而不利于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实际上,制造强国恰恰需要发展服务业,不能把制造强国理解为简单的提高制造业比重。

制造业和服务业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走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是客观经济规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从事加工制造,而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则主要布局在发达国家。虽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和贸易额都非常大,但是附加值更高的则是在产业链上发达国家的设计、研发、销售等服务业。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劳动、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必定走向升级换代的过程,制造业的附加值越体现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越强,这个国家在研发设计等前端产业以及销售服务等后端产业越强。美、德、日等制造业强国在人均制造品出口逐步增长过程中,其本国国内的服务业在就业和GDP中占比是逐步提高的。在美国,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其高技能制造业占比大致保持稳定,而其服务业占比逐步上升,高技能服务业占比上升更快。相比之下,高收入大国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以英美为代表,以服务业为主,另一类以德日为代表,以制造业闻名。其实,即便在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在GDP的比重也仅仅只有20%。

在发展中国家发展历程中,制造业越强,越会出现在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环节实现本土化,以及对发达国家相应产业的替代。与此同时,一些纯粹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制造,有可能向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其他国家进行转移。在上述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认为制造业在GDP和就业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就是产业空心化。哪怕是有一些简单加工制造的行业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只要本国能够把握相关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那么在全球产业生态链上,本国就仍将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控制力。

不仅如此,中国长期以来在经济的结构方面存在着过于注重生产而不够注重消费的特点。经济发展的目标并不只是提高生产水平;客观上来讲,随着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出现人们对于消费需求的增长,而消费的增长才真正体现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不同的消费品需求来看,收入水平的提高将逐渐带来服务消费的更快增长,而传统的商品消费则增长相对缓慢。因此,制造业的强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消费端会促进服务消费的增长,而且这种增长的速度要超过对于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增长,从而也会带动服务业占比的日益提高。其中,生活服务业(如家政、外卖、餐饮、托育等)虽然自身的附加值有限,但却能够通过社会分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极其重要。

制造业升级换代和服务业占比之间的关系又尤其体现在城市群内部。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样一个阶段,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是相互协调和分工的状态。中心城市比较优势在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即设计、研发、销售等等,而外围城市的比较优势则在于加工制造。

我们建议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提出制造强国的同时,要充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要纠正制造业强等同于制造业比重高的思维误区,避免一些地方把制造业占比高作为政策目标。否则的话,一方面有可能形成对于服务业发展的抑制作用,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当服务业未能得到应有发展的时候,又反过来会影响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反,应充分认识到服务业发展的意义,特别是服务业为制造业赋能的作用,加强研发、设计、营销、消费者服务等对于制造业升级和各产业竞争力的推动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