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中断近7年的外交关系。
作为两个能源大国,沙伊此番“冰释前嫌”将如何影响油价和供应格局,值得关注。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沙特是全球第二大原油生产国、第二大储量国,占全球原油产量约12%。伊朗是全球第八大原油生产国、第三大储量国,占全球原油产量约4%。
在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师桂晨曦看来,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全球原油供应稳定,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中国石油供应安全。
“两国地缘局势会影响原油供应稳定和国际原油价格,”桂晨曦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例如2019年9月,沙特石油设施被导弹袭击导致产量减半,国际油价一夜之间跳涨15%。2018年4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制裁后,伊朗原油产量也接近减半,供应短缺担忧推升油价半年内上涨约30%。
因此桂晨曦认为,如果两国恢复稳定外交关系,将有助于防止因地缘冲突推升油价大幅上涨的风险。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则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总体来看,两国恢复稳定外交关系对于全球能源供给格局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更多的是对于结算方式和定价权的影响。
胡麒牧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此次达成协议的两个国家沙特和伊朗,属于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主要供应国,对于市场供给端的主要影响包括未来供给可能会更加稳定,不确定性减小了,意味着风险溢价会降低,价格短期波动性会下降,供应稳定以及价格基本稳定,对于石油进口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供给方面,中国原油供应七成以上来自进口,进口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
“沙特是中国最大的原油进口来源国,伊朗扼守海湾地区石油出口要隘霍尔木兹海峡,两国关系稳定对于保障中国石油供应安全至关重要。”桂晨曦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本次两国达成外交和解,不仅有助于全球和平和中东稳定,也有助于提升中国能源安全。
为何出台该意见?意见部署哪些重点举措?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深化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放开具备竞争条件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价格。
特朗普还表示,沙特阿拉伯已同意向美国企业投资1万亿美元。
德米特里耶夫表示,美国企业对潜在的合作协议已表现出兴趣,预计俄美代表将于四月中旬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新一轮会谈。
艾哈迈德·马塔尔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持续记录了沙特阿拉伯的重大社会和经济变革,并将其视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